問題詳情
1750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及氣相物質所構成的多項組合。固相成分「不包括」下列何者?
(A)無機成分
(B)有機物質
(C)腐植質
(D)水分溶液
(A)無機成分
(B)有機物質
(C)腐植質
(D)水分溶液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1759 大甲溪口是許多重要候鳥的棲息地,因此政府在此處成立高美濕地保護區,此作法合乎下列哪種公約的精神?(A)拉姆薩公約(B)蒙特婁公約(C)華盛頓公約(D)京都議定書
- 1768大氣中的懸浮微粒對整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故政府於民國91年建置下列何種監測站?(A)超級測站(B)光化學測站(C)逆溫測站(D)交通空氣品質監測站
- 1734 土壤中除了孕育著無窮的有機、無機物資源外,在生態系中還有何種重要的功能?(A)促進國民健康(B)增加土壤肥沃度(C)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動植物遺體(D)加速農作物生長
- 1749 土壤的顏色主要是受到下列哪一項因素影響?(A)地形(B)礦物質(C)人類活動(D)氣溫
- 假設輸油管的產量(即供油量)決定於幫浦馬力及油管口徑,下表為輸油管的生產函數,則12吋輸油 管幫浦馬力之邊際報酬遞減律適用的範圍為何?(5分) (A) 10,000 ~ 50,000 (B) 10
- 1758 土壤整治方式採用生物堆法,在理想情況下,要多久時間才能完成?(A)6個月〜2年(B)3年〜4年(C)4年〜5年(D)5年〜6年
- 1767大氣中的懸浮微粒會影響到都市逆溫現象,以臺北市而言,最可能出現逆溫的月份為何?(A)1月(B)4月(C)10月(D)7月
- 1733 土壤中重金屬之全量分析,常用何種試劑來做消化之前處理?(A)王水(B)硫酸(C)硝酸(D)鹽酸
- 1748土壤的顏色不同,肥沃度會相同嗎?(A)肥沃度與顏色有關(B)肥沃度與顏色無關(C)顏色越深越貧瘠(D)顏色越淺越肥沃
- 1742 土壤受到污染後,使用各種整治技術之主要考量為何?(A)民眾整治意願(B)整治技術成熟度與需求(C)整治成本及效果(D)整合技術可行性
內容推薦
- 1769 大氣中哪一種氣體是天氣變化不可或缺的要素?(A)甲烷(B)二氧化碳(C)水氣(D)臭氧
- 1760 大自然有自行恢復的能力,以下哪一個觀念是對的?(A)大自然有自行恢復能力,所以可以任意排放污染物(B)大自然恢復能力有限,所以我們不能排放太多的污染物(C)我們住在城市,所以跟我們沒有關係(
- 1751 土壤液化易發生於下列何種天然災害?(A)地震(B)颱風(C)火山爆發(D)海嘯
- 1736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管制標準」濃度訂定之主要考量為何?(A)明顯影響灌溉水水質(B)影響人體的健康風險(C)影響養殖業抽取地下水養魚(D)影響自來水公司抽地下水飲用
- 1770 大氣平流層的底部有一層臭氧層可以阻隔95%以上來自太陽輻射的紫外線,但在198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觀測到南極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時會有臭氧耗損,臭氧層變薄的情形,俗稱臭氧洞。造成南極臭氧層破洞較
- 1761 大自然形成海風與陸風的主要原因為何?(A)海洋與陸地的分布面積不同(B)海水的流動造成海風(C)海洋與陸地早晚溫度不同(D)板塊運動造成陸風
- 1744土壤受到嚴重污染對生物會產生什麼影響?(A)生物種類增加(B)增加生物的活動能力(C)會使植物生病或死亡(D)只會使生存在土壤的生物死亡
- 1752 土壤粒徑小於多少毫米才可稱為土壤?(A)4毫米(B)2毫米(C)7毫米(D)8毫米
- 1737土壤及地下水的農業污染來源不包含哪一項?(A)殺草劑(B)殺菌劑(C)肥料(D)塑化劑
- 1771 大氣層一共有五層,最外層的是?(A)對流層(B)外逸層(C)熱成層(D)平流層
- 1762大家一起動手種樹來綠化環境。下列哪個選項「不是」種樹的好處?(A)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B)產生落葉,造成髒亂(C)增加土壤的吸水力(D)調節氣溫
- 無窮等比級數 +... 之和為 。(A)O(B)X
- 1753 土壤被污染會導致下列何種結果?(A)傳染疾病和熱污染(B)可能會影響飲用水安全(C)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D)聖嬰和反聖嬰現象
- 1738 土壤污染物可概分為有機污染物與無機污染物兩大類,下列哪一項是兩者的差異?(A)有機污染物可被生物分解(B)有機污染物不易被生物分解(C)無機污染物易被生物分解(D)無機污染物與有機污染物特性
- 【題組】(b).
- 1763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可能造成什麼環境問題?(A)噪音污染(B)全球暖化(C)河川污染(D)酸雨
- 1745土壤的組成包括哪些?(A)固相物質(B)液相物質(C)氣相物質(D)以上皆是
- 1754 土壤提供給人類和陸上生物何種需求?(A)活動空間(B)食物(C)氧氣(D)以上皆是
- 1772 大氣層中的臭氧層,為何具有保護地球表面生物的作用?(A)因臭氧氧化力強(B)因臭氧可分解有機污染物(C)因臭氧具吸收紫外線的作用(D)因臭氧可殺菌
- 1764大氣中平流層之範圍,約自高度10餘公里至50~55公里。請問自高度30餘公里以上隨著高度的增加,平流層的溫度會有怎樣的變化?(A)不會隨高度改變而改變(B)隨高度上升而下降(C)隨高度上升而上
- 1755 土壤構造中不同土壤孔隙可協助保持水分及讓水分穿透,以補注地下水水量,其土壤孔隙百分比約多少?(A)10%-20%(B)30%-50%(C)<10%(D)60%-70%
- 1773大氣層中哪一層含有最高比例的臭氧? (A)對流層(B)中氣層(C)增溫層(D)平流層
- 1765大氣中的水,是以何種狀態呈現,下列哪個選項正確?(A)固體(B)氣體(C)液體(D)以上皆是
- 1774大氣層中哪一層含有豐富的水蒸氣?(A)平流層(B)對流層(C)增溫層(D)中氣層
- 1775 大氣層是保護地球的一大功臣,有關大氣層的重要性,下列何者是「錯誤」的?(A)可阻擋所有宇宙射線和紫外線的入侵(B)可幫助地表維持適當的溫度 (C)大氣環流具有調節氣候的功能(D)可阻擋隕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