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42 土壤受到污染後,使用各種整治技術之主要考量為何?
(A)民眾整治意願
(B)整治技術成熟度與需求
(C)整治成本及效果
(D)整合技術可行性
(A)民眾整治意願
(B)整治技術成熟度與需求
(C)整治成本及效果
(D)整合技術可行性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1766 大氣中的水有各種不同的形態及變化,下列哪個選項的天氣現象「不是」水所轉變的?(A)雨(B)露(C)霧(D)雷
- 1732 土壤中紅色、黃色及灰色斑點的來源,是由於不同形態及濃度的何種物質組成?(A)氮磷物質(B)鐵鋁物質(C)碳氮(D)納鉀物質
- 1747土壤的質地通常會影響土壤之通氣與排水,一般粗質地土壤的特性為何?(A)排水通氣好,但吸水性差(B)排水通氣差,吸水性亦差(C)排水通氣好,吸水性亦好(D)排水通氣差,但吸水性好
- 1741 土壤受到污染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土壤受污染不會影響土壤微生物活性與分布(B)土壤受到污染後,農作物生產力可能會降低(C)土壤受污染不會影響附近河川的水質(D)土壤受污染不會影響附近地
- 1756土壤遭受重金屬污染之現行復育防治技術,下列何者為「錯誤」?(A)翻土法(B)客土法(C)施用土壤改良劑(D)水淋溶法
- 1731土壤中的戴奧辛進入人體的過程與下列何種現象最為密切?(A)潮汐變化(B)大氣環流(C)水循環(D)侵蝕輪迴
- 1746土壤的酸鹼值為何?(A)酸性(B)中性(C)鹼性(D)以上皆是
- 1740知道土壤受到污染我們能做什麼?(A)看到污染立即通報(B)不是我的土地,所以沒關係(C)購買該土地生產之產品(D)自動購買藥劑清洗
- 1730土壤中的戴奧辛污染,主要經過何種途徑影響人體的健康?(A)灌溉水污染(B)空氣擴散(C)食物鏈系統(D)土壤流失
- 1739土壤依顆粒大小不同而分為砂、砏土、與黏土,而砂的顆粒直徑大小為何?(A)>2毫米(B)2毫米-50微米(C)50微米-2微米(D)<2微米
內容推薦
- 1733 土壤中重金屬之全量分析,常用何種試劑來做消化之前處理?(A)王水(B)硫酸(C)硝酸(D)鹽酸
- 1767大氣中的懸浮微粒會影響到都市逆溫現象,以臺北市而言,最可能出現逆溫的月份為何?(A)1月(B)4月(C)10月(D)7月
- 1758 土壤整治方式採用生物堆法,在理想情況下,要多久時間才能完成?(A)6個月〜2年(B)3年〜4年(C)4年〜5年(D)5年〜6年
- 假設輸油管的產量(即供油量)決定於幫浦馬力及油管口徑,下表為輸油管的生產函數,則12吋輸油 管幫浦馬力之邊際報酬遞減律適用的範圍為何?(5分) (A) 10,000 ~ 50,000 (B) 10
- 1749 土壤的顏色主要是受到下列哪一項因素影響?(A)地形(B)礦物質(C)人類活動(D)氣溫
- 1734 土壤中除了孕育著無窮的有機、無機物資源外,在生態系中還有何種重要的功能?(A)促進國民健康(B)增加土壤肥沃度(C)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動植物遺體(D)加速農作物生長
- 1768大氣中的懸浮微粒對整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故政府於民國91年建置下列何種監測站?(A)超級測站(B)光化學測站(C)逆溫測站(D)交通空氣品質監測站
- 1759 大甲溪口是許多重要候鳥的棲息地,因此政府在此處成立高美濕地保護區,此作法合乎下列哪種公約的精神?(A)拉姆薩公約(B)蒙特婁公約(C)華盛頓公約(D)京都議定書
- 1743土壤受到重金屬污染後大多集中於土壤多深的位置?(A)距表土20至30公分內(B)距表土30至50公分深(C)距表土50至70公分深(D)距表土70至100公分深
- 1750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及氣相物質所構成的多項組合。固相成分「不包括」下列何者?(A)無機成分(B)有機物質(C)腐植質(D)水分溶液
- 1735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不易被整治的原因為何?(A)污染物在地底不易接觸(B)污染源不易找尋(C)污染源不易處理(D)以上皆是
- 1769 大氣中哪一種氣體是天氣變化不可或缺的要素?(A)甲烷(B)二氧化碳(C)水氣(D)臭氧
- 1760 大自然有自行恢復的能力,以下哪一個觀念是對的?(A)大自然有自行恢復能力,所以可以任意排放污染物(B)大自然恢復能力有限,所以我們不能排放太多的污染物(C)我們住在城市,所以跟我們沒有關係(
- 1751 土壤液化易發生於下列何種天然災害?(A)地震(B)颱風(C)火山爆發(D)海嘯
- 1736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管制標準」濃度訂定之主要考量為何?(A)明顯影響灌溉水水質(B)影響人體的健康風險(C)影響養殖業抽取地下水養魚(D)影響自來水公司抽地下水飲用
- 1770 大氣平流層的底部有一層臭氧層可以阻隔95%以上來自太陽輻射的紫外線,但在198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觀測到南極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時會有臭氧耗損,臭氧層變薄的情形,俗稱臭氧洞。造成南極臭氧層破洞較
- 1761 大自然形成海風與陸風的主要原因為何?(A)海洋與陸地的分布面積不同(B)海水的流動造成海風(C)海洋與陸地早晚溫度不同(D)板塊運動造成陸風
- 1744土壤受到嚴重污染對生物會產生什麼影響?(A)生物種類增加(B)增加生物的活動能力(C)會使植物生病或死亡(D)只會使生存在土壤的生物死亡
- 1752 土壤粒徑小於多少毫米才可稱為土壤?(A)4毫米(B)2毫米(C)7毫米(D)8毫米
- 1737土壤及地下水的農業污染來源不包含哪一項?(A)殺草劑(B)殺菌劑(C)肥料(D)塑化劑
- 1771 大氣層一共有五層,最外層的是?(A)對流層(B)外逸層(C)熱成層(D)平流層
- 1762大家一起動手種樹來綠化環境。下列哪個選項「不是」種樹的好處?(A)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B)產生落葉,造成髒亂(C)增加土壤的吸水力(D)調節氣溫
- 無窮等比級數 +... 之和為 。(A)O(B)X
- 1753 土壤被污染會導致下列何種結果?(A)傳染疾病和熱污染(B)可能會影響飲用水安全(C)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D)聖嬰和反聖嬰現象
- 1738 土壤污染物可概分為有機污染物與無機污染物兩大類,下列哪一項是兩者的差異?(A)有機污染物可被生物分解(B)有機污染物不易被生物分解(C)無機污染物易被生物分解(D)無機污染物與有機污染物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