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1. 關於泰勒(R. W. Tyler)的課程設計模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教育目的的來源之一為學生的需要
(B)教育目的應經過教育社會學與教育人類學的過濾
(C)學習經驗是指學習者與外在環境間的交互作用
(D)採用行為目標敘寫的方式將教育目的轉化為教學目標
(A)教育目的的來源之一為學生的需要
(B)教育目的應經過教育社會學與教育人類學的過濾
(C)學習經驗是指學習者與外在環境間的交互作用
(D)採用行為目標敘寫的方式將教育目的轉化為教學目標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65174
統計:A(798),B(5484),C(480),D(40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修訂版Bloom教育目標、教育的目的、泰勒Tyler目標模式
內容推薦
- 依據教育部「校園事件通報管理系統實施要點」(台91 軍字91048138 號函修訂)「校園事件分類綱要主類」(第一級)包括五大類,下列選項中何者不是?(A)學生意外事件 (B)校園營養午餐維護
- 渾沌理論(chaos theory)是教育行政的理論之一,下列選項中對於渾沌理論的相關描述何者錯誤?(A)認為自然與社會系統都是動態複雜的形式(B)認為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並非完全進行線性式的發
- 以下哪種測量系統的數字是用來代表名字或稱呼用的,而非用來做為數字使用?(A)次序量尺(B)名義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
- 下列何者屬於課程的垂直組織原則?(A)領域的合併 (B)由整體到部分 (C)任課教師的關聯 (D)教學時間的統整
- 在一份常態分配的標準化測驗中,A 同學的T 分數是65; B 同學的z 分數是 .5;C 同學的PR 值是84,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A 考得比C 好 (B)B 考得比C 好 (C)B 考得比A
- 哪一種研究法強調研究可以以一間教室為研究情境,而教師即研究者?(A)調查法 (B)訪談法 (C)實驗法 (D)行動研究
- 下列選項對於分散式領導(或為分布式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之主要特徵的描述,何者錯誤?(A)多樣領導 (B)各自獨立 (C)共同參與 (D)團體分享。
- 小華不喜歡寫作業,但喜愛玩憤怒鳥遊戲,爸爸要他先寫完作業才能玩憤怒鳥,請問爸爸運用了哪一種方法?(A)形塑原則 (B)普馬克原則 (C)行為矯治技巧 (D)後效契約
- 當受試者重複接受多次同樣的測驗時,其分數的改變常是受到__________效應的影響。(A)試題本身的難度 (B)記憶 (C)量表型態 (D)評量者
- 一般將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分為科學實證時期、行為科學時期、系統途徑時期等三個時期,請問下列選項中,行為科學時期的代表性理論何者錯誤?(A)Z 理論學派 (B)霍桑實驗學派 (C)需求層次理論學派
內容推薦
- 根據國民教育法(民國 100 年 11 月 30 日修正)第7 條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課程,應以什麼為目標?(A)學生競爭力提升 (B)學生生涯發展 (C)學生身心健全發展 (D)學生全
- 「使用幾何學的原則來瞭解某種大小的游泳池需要倒入多少公升的水。」這是指認知領域教學目標的哪一個層次?(A)知識 (B)理解 (C)應用 (D)分析
- 下列選項何者不是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主張的主要教育目的?(A)自我形成與轉化能力的養成 (B)學生自我解放與解放社會(C)社會改造 (D)多元智慧能力的養成。
- 在課程評鑑時,組成兩個勢均力敵的小組,分別對於某一個課程方案採取正反兩面的立場,蒐集資料進行辯論,以供課程決定的參考。這是指下列何者?(A)交流評鑑 (B)對抗式評鑑 (C)替代經驗的評鑑 (
- 巴比特(J. F. Bobbitt)採用下列何者來說明教育現象,進行課程設計?(A)教育即生產 (B)教育即生長 (C)教育即旅行 (D)教育即自我實現
- 林老師剛接任國中導師,他想要蒐集班上同學是否有形成小團體的資料,下列何者方法較為適當?(A)請學生撰寫自傳 (B)自由聯想技術 (C)社會計量技術 (D)投射測驗
- 下列哪一個例子是張老師應用維果斯基(L. S. Vygotsky)「近側發展區(Zone of porximal development, ZPD)」的概念?(A)張老師說:「今天我們要來找出解決這這
- 下列選項中,對於各種領導理論主張之著名學者的配對,何者正確?(A)行為論-R. Stogdill (B)教學領導-P. Hall-inger 與J. Murphy(C)週期論-Fred E.
- 下列何者意指針對一項已計畫好或已完成的課程評鑑,採用系統的方法蒐集、分析和運用該評鑑的資料,以了解和判斷該評鑑的優缺點,進而提升評鑑品質的過程?(A)後設評鑑(B)過程評鑑(C)輸入評鑑(D)
- 在進行課程選擇時,宜使同一個學習經驗產生數種不同的結果。這是指課程選擇的哪一項原則?(A)經濟原則 (B)適當原則 (C)彈性原則 (D)效果原則
- 郭老師堅信一個原則: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這句話與下列哪一個學術觀點是相同的?(A)正增強原則 (B)教師效能感 (C)畢馬龍效應 (D)回歸主流論
- 下列何者是創造思考教學法的特徵? A 學生是教學中的主角,B 融入部分學科的教學,C 重視訂正性回饋,D 教學情境自由(A)AC (B)BC (C)ABD (D)ACD
- 教育基本法(民國 100 年 11 月 09 日修正)第15 條規定教師的哪一項權利遭受學校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不當或違法之侵害時,政府應依法令提供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效及公平救濟之管道?(A
- 學校既有的組織氣氛屬於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哪一類變數?(A)情境變數(B)預測變數(C)過程變數(D)結果變數
- 以下哪一種方法最常被用來評估測驗內部一致性的方法(A)Alpha 係數 (B)共變數分析 (C)專家學者的評審 (D)評分者方法
- 下列那一種霸凌是使用羞辱、謠言、排斥、嘲笑等方法去傷害他人?(A)肢體霸凌 (B)關係霸凌 (C)性霸凌 (D)網路霸凌
- 根據國民教育法(民國 100 年 11 月 30 日修正)第7 條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課程,應以什麼為中心?(A)愛國精神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 (B)民族精神教育及國民生活教育(C)博愛精
- 地面電車之路權係屬何種路權?(A)A型路權(B)B型路權(C)C型路權(D)D型路權
- 如果測驗编製者以未來的效標作為評估測驗效度的指標,以這種方法所評估的效度稱為(A)預測效度 (B)同時效度 (C)區別效度 (D)結構效度
- 教育行政理論之科學實證時期的代表學派有三,請問下列關於各學派代表人物配對之選項,何者正確?(A)科學管理學派-費堯(H. Fayol) (B)行政管理學派-葛立克(L. Gulick)(C)科
- 下列哪一個問題屬於擴散性思考?(A)戰國七雄包括哪些國家 (B)詩詞與音樂有何關連(C)法國的首都在哪裡 (D)2X-Y=5,X+Y=7,X=
- 下列何者是活動課程較可能面臨的問題?(A)缺乏彈性(B)忽略學生的需要(C)忽略知識的系統性(D)忽略知識以外的學習內容
- 通常我們從測量中所獲得的觀察分數 (observed score),是包括___________ 與 ___________(A)分數與波動的情形 (B)真實分數與誤差(C)可靠的分數與有效的分數 (
- 根據國民教育法(民國 100 年 11 月 30 日修正)第13 條之規定,學生之成績應予評量,其評量內容、方式、原則、處理及其他相關事項之準則,由下列何者定之?(A)教育部 (B)直轄市、縣
- 根據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進行學習評鑑是學校的權責(B)建立並實施課程評鑑機制是地方政府的權責(C)建立各學習領域的學習能力指標是中央的權責(D)課程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