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與子儼等疏(節錄) 陶淵明 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巧好疎,緬求在昔,眇然如何!病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3.( ) 陶淵明因讀書能有所得而產生的喜悅,與下列何者相似?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B)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C)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D)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乏味
3.( ) 陶淵明因讀書能有所得而產生的喜悅,與下列何者相似?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B)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C)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D)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乏味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 ) 「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撿起田中的麥穗。」(謝天)這句話的意思與下列何者最相近?(A)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B)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C)唯有揮汗耕耘,才能歡喜收割(D)得之於人
- 【題組】6 (A) any (B) no (C) many (D) not
- ( ) 謝天一文中說:「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句中「於」字的意思與下列何者相同?(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B)千里之行,始「於」足下(C)一日之計在「於」晨(D)苛政猛「於」虎。
- 【題組】5(A) show (B) clean (C) make (D) feed
- 【題組】4 (A) practice (B) enjoy (C) need (D) play
- 【題組】3 (A) Hello (B) Oh my (C) Good (D) Watch out
- 【題組】( ) How do you go to Bear Lake from Johnson JuniorHigh School?(A) Go along Lake Street and tu
- 【題組】2 (A) many (B) many of (C) a lot (D) a lot of
- 某植物具有如右圖的組織構造,試推測該植物最可能為下列哪一類?(monophyletic group)?(A)附生植物 (epiphyte)(B)旱生植物 (xerophyte)(C)水生植物 (
- 38~40)【題組】 ( ) Which is Not mentioned in this poem?(A) Heavy traffic. (B) Lots of people.(C) Wood
內容推薦
- 【題組】8 (A) cups (B) bottles (C) slices (D) loaves
- ( ) 「今年自五月一日入梅以來,幾乎每天都是陰陣雨的天氣。」(油桐花編織的祕徑)由此可知本文描寫的季節與下列何者相同?(A)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B)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
- 「ㄉㄧˇ」毀︰
- 【題組】( ) 陶淵明認為隨著歲月流轉,人心愈趨機巧,而若想要回復純樸的上古社會,可能性如何?(A)機會渺茫,恐未可知(B)有待政策來推動人心教化(C)善性未滅,改變大有可為(D)無可奈何,不予
- ( ) 下列「 」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近來物價飛漲,小老百姓大有「洛陽紙貴」之嘆(B)他一生為國打拚,所建立的汗馬功勞,真是「罄竹難書」(C)他的公司原已瀕臨破產,經艱苦撐持後,終於
- 【題組】9 (A) others (B) other (C) the others (D) the other
- ( ) 下列關於漢字演變的過程,何者正確?(A)甲骨文、篆書、金文、楷書、隸書(B)金文、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C)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D)甲骨文、隸書、金文、篆書、楷書。
- 「ㄌㄧˊ」清︰
- 【題組】( ) 「每以藥石見救」,句中的「見」為代詞性助詞,可代指「我」,因此「見救」,就是「救我」。下列何者的用法與此不同? (A)實不「相」瞞(B)敬請「見」諒(C)有何「見」教(D)
- ( ) 「酣觴賦詩」中的「觴」本指「酒杯」,這裡借代為「酒」,屬於借代修辭。下列何者沒有使用借代修辭法?(A)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B)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C)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
- 【題組】10 (A) Come on (B) Maybe (C) Of course (D) Wow
- ( ) 下列關於書法的敘述,何者完全正確?(A)顏真卿的書法挺拔有骨,柳公權的書法渾厚有肉,二人皆為唐朝楷書名家,有「顏骨柳筋」之稱(B)按照永字八法,「千」字的筆畫依序為:掠、努、勒。(C)
- 「ㄔㄢ」扶︰
- (三)老馬識途 韓非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①,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②,蟻壤一寸而仞有水
- ( ) 「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軀殼,正輕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更高境界的地方」?(油桐花編織的祕徑)作者說明自己不由自主地被大自然引領通往更高的境界,這種境界與下列何者相同?(A)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 磨削完成如下圖所示之尺寸,外部尺寸為 40mm,溝槽寬為 20mm,如單邊研磨預留量為 0.1mm,即未磨削前外部尺寸為 2mm,則溝槽寬應為(A)8mm(B)0mm(C)2
- ( ) 「人生應以服務為目的,生命才能綻放美麗的光彩。」下列的名言俗諺,何者不能詮釋這種為人服務的人生觀? (A)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B)我們應學著掌心向下的施予,而非手心向上
- 「ㄆㄢ」爬︰
- 【題組】( ) 依據本文,以管仲之聖,隰朋之智,尚且師於老馬與蟻。由此可知下列何種道理?(A)千里之堤,潰於蟻穴(B)尺有所短,寸有所長(C)塞翁失馬,焉知非福(D)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 ( ) 下列哪一段話的意旨與「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相差甚遠?(A)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B)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 ( ) 下列「 」中的字,何組讀音相同?(A)春風「拂」面/無遠「弗」屆。(B)懸「崖」峭壁/「捱」人笑罵(C)千「載」難逢/怨聲「載」道(D)推「卸」責任/「御」駕親征
- ( ) 請同學由詩句中所透露的線索來判斷歷史人物,下列何者配對正確?(A)玉帳深宵悲駿馬,楚歌四面促紅妝。烏江水冷秋風急,寂寞野花開戰場。―― 劉邦(B)賤能忍恥卑狂少,貴乏懷忠近佞人。徒用千
- 糟「ㄊㄚˋ」︰
- 【題組】( ) 本文的主旨告訴我們什麼道理?(A)經一事,長一智(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物極必反,禍福相依(D)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 ) 有關五柳先生傳一文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A)文中從食衣住行來描寫五柳先生的生活起居(B)「茲若人之儔乎」中的「茲」是指黔婁,「若人」是指五柳先生(C)陶淵明模仿史傳先贊後傳的形式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