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詩、詞、曲三者的差異是什麼?唐詩、宋詞、元曲三種文體是中國傳統文學韻文的三大瑰寶,且有不同的規定與風格,但這邊指的曲,是專指散曲,不含雜劇,因為雜劇還包含了動作、對白等(也就是所謂的科白),形式截然不同,散曲則與詩、詞形式接近。若只表面上來看,詩與詞、曲兩者差異較大,因為詩多為齊言,而詞、曲因為是長短句交錯,所以看起來比較像;若從本質上來說,詩未必要配合音樂,但詞與曲一定要。再來更細部的就格律上來說,詩有分古體詩與近體詩,古體詩平仄限制不嚴格,也多半不固定句數與字數,有時會有長短句交雜的雜言體;近體詩則有固定的字數和句數,也講究平仄與韻腳。但詞就是包含了古體詩雜言的形式,也包含的近體詩所講究的平仄與韻腳。至於曲,形式比詞來得自由,字數較不固定,有時連句子都可以增加;此外,曲經常使用襯字,就是在原本的曲牌中規定的字數外,基於讓語氣更完整、增加聲音感情等原因,可增添一些字,讓曲的內容更加活潑、淺白,唱得時候,這些字通常可以輕輕帶過。而更出現有襯字比歌詞本身還要多的作品。值得注意的字,雖然曲的字數或句子可以增加,但就曲牌本身的正字來說,襯字的字數是不會算在內的。再從音律上說,近體詩不論是五言、七言的絕句、律詩,都有固定的平仄,而詞、曲也有固定的平仄,但是其平仄要求是依詞牌與曲牌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並不像近體詩那般單純。最後,就詩、詞、曲整體的風格而言,清代 李東琪曾概括地說:「詩莊詞媚曲俗。」詩,適合言志,古人多拿來寫較嚴肅的議題;詞,則多用於抒情,流行之時又多寫男女感情;而曲,則是題材最駁雜、語言最為白話的,因此最為通俗。經過比較,我們可以知道詩、詞、曲三者,甲_______,由於三者又有發展上的先後以及關聯性,所以又有人把詞稱為「詩餘」,曲稱作「乙  」。
35.根據文章內容,文章空段處甲、乙可以分別填入下列何者?
(A)差異相當的巨大/詞餘
(B)差異相當的巨大/近體詩
(C)有相同類似之處,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詞餘
(D)有相同類似之處,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近體詩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