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從荷蘭時代一直到清朝光緒年間劉銘傳的稅制改革以前,這段時期原住民族對政府的納稅單位為何?
(A)民族
(B)社
(C)戶
(D)男丁
(A)民族
(B)社
(C)戶
(D)男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3 「大坌坑文化」是原住民族在臺灣最早年代的考古遺留,大約距今有多少年?(A)二千年 (B)五千年 (C)七千年 (D)一萬年
- 2 下列那一國的人民,他們的族群語言跟臺灣原住民族語言最接近?(A)日本人 (B)美國人 (C)菲律賓人 (D)韓國人
- 下列四格漫畫中哪一則內容是說明政黨培育與甄選政治人才的功能? (A) (B)(C) (D)
- 101 應定期檢查機關消防器材、設備,保持備用狀態以隨時應急嗎?(A)是(B)否。
- 51 機關安全只有是機關首長跟政風主任的責任嗎。(A)是(B)否。
- 1環保局清潔隊員工,於完成服務工作後,獲相關機關、團體、學校或個人贈送慰問金或其他物品等,下列何符合規定?(A)自行決定是否接受(B)告知主管後由主管決定(C)接受並分給主管(D)不應接受。
- 50 於下列何種情形,得通緝被告?(A)被告逃亡或藏匿者 (B)被告犯殺人罪(C)被告犯內亂罪 (D)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
- 49 依據刑事訴訟法,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最晚可撤回告訴之時點為何?(A)第一審言詞辯論結束前 (B)法院朗讀起訴要旨前(C)司法警察移送檢察官前 (D)檢察官向法院起訴前
- 48 依照刑事訴訟法,偵查中,下列何者因執行職務知悉之事項,不負有保密義務?(A)辯護人 (B)告訴代理人 (C)檢察事務官 (D)輔佐人
- 47 調查中,司法警察調查證人時,依據刑事訴訟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應以傳票通知證人到場 (B)對無故不到場的證人得對檢察官聲請核發拘票(C)證人對司法警察詢問的陳述無具結義務 (D)至少在 1
內容推薦
- 7 根據荷蘭時代的官方統計,當時原住民族的人口數大約多少?(A) 10 萬人以下 (B) 10-15 萬人之間 (C) 20-30 萬人之間 (D)超過 50 萬人
- 8 歷史記載的「鳳山八社」,相當於平埔族群民族分類的那一族?(A)凱達格蘭族 (B)道卡斯族 (C)大武壠族 (D)馬卡道族
- 9 歷史記載的「後壠五社」,相當於平埔族群民族分類的那一族?(A)凱達格蘭族 (B)道卡斯族 (C)貓霧栜族 (D)馬卡道族
- 10 在都市工作、生活並且設籍的原住民,稱為「都市原住民」,這種現象出現在那一年代?(A) 1950 年代 (B) 1970 年代 (C) 1990 年代 (D) 2010 年代
- 11 太魯閣族對日本人展開一場長達 18 年的戰爭(1896-1914),親自出征並且戰死的總督是誰?(A)第一任樺山資紀 (B)第三任乃木希典 (C)第五任佐久間左馬太 (D)第八任田健治郎
- 12 《臺海使槎錄》書中有一部分描述〈番俗六考〉,是對於「番俗」最早的記載,相當深刻詳細,請問該書作者是誰?(A)黃叔璥 (B)六十七 (C)劉良璧 (D)范咸
- 13 清國有官員「巡視臺灣監察御史」(簡稱「巡臺御史」),在乾隆年間(乾隆 9-12 年,1744-1747)任職,寫下《番社采風圖考》,內容相當豐富;同時請畫工繪製《番社采風圖》。這些文與圖,都成為
- 14 清國雍正年間(雍正 9 年,1731)因為勞役過重或審案不公等原因,引爆一場大規模的反抗事件,牽動臺灣中部海岸平原許多平埔社。下列何者沒有牽入其中?(A)大甲西社 (B)大肚社 (C)沙轆社 (
- 15 清國雍正年間(雍正 9 年,1731)爆發大甲西社反抗事件,牽動臺灣中部海岸平原許多平埔社,分別加入兩邊。下列那一社在當時幫助清國政府鎮壓反抗軍?(A)大甲西社 (B)牛罵社 (C)沙轆社 (D
- 16 清國雍正年間,臺中平原有巴宰族岸裡社業主與漢墾戶張達京合作,漢墾戶則出資興建貓霧捒圳,換取草埔地權及水利權,這就是「割地換水」。請問這位業主是誰?(A)潘阿敦 (B)潘亮慈 (C)潘賢文 (D)
- 17 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之間,即清國乾隆嘉慶之間,巴宰族岸裡社因通事職位之爭失敗,隨即率眾潛越罩蘭山內開墾荒埔,隨後又結合多社,共千餘人,翻越內山,轉往蘭陽平原,是為民族大遷徙。請問此人是誰?(A)潘
- 18 十九世紀初期,即清國嘉慶年間,出現一股移民墾殖宜蘭平原的熱潮。下列何人與這股熱潮有關連?(A)潘阿敦 (B)吳沙 (C)郭百年 (D)張徽揚
- 19 原住民族地區最早的學校為 1896 年(明治 29 年)設立的「國語傳習所豬朥束分教場」。這所學校的所在地為何?(A)恆春 (B)臺東 (C)花蓮 (D)高雄
- 20 原住民族史上發生過許多歷史事件,泰雅族參加過其中許多事件,下列那一個歷史事件與泰雅族沒有關係?(A)大嵙崁事件(1885-1891,1906-1907) (B)李棟山事件(1901-1902)(
- 21 原住民族史上發生過許多歷史事件,下列那一個與布農族有關係?(A)牡丹社事件(1871-1874) (B)李棟山事件(1901-1902)(C)太魯閣事件(1914) (D)大分事件(1915)
- 22 原住民族歷史事件,下列那一個與樟腦的製腦權有關係?(A)牡丹社事件(1871-1874) (B)大嵙崁事件(1885-1891,1906-1907)(C)南庄事件(1902) (D)霧社事件(1
- 23 下列日本帝國時期的學校制度,何者為當時「生蕃」最不可能去就讀?(A)小學校 (B)公學校 (C)蕃人公學校 (D)蕃童教育所
- 24 原住民族史上發生過一件國際性的事件,最後演變成日本出兵臺灣以及清國在臺灣建省。這是下列那一個歷史事件?(A)牡丹社事件(1871-1874) (B)李棟山事件(1901-1902)(C)太魯閣事
- 25 〈番俗六考〉有云:「沙轆番,原有數百人,為最盛,後為○○○殺戮殆盡,只餘六人,潛匿海口,今生齒又百餘人云云。」此一敘事是臺灣史的那一時期發生?(A)荷蘭統治時期 (B)明鄭統治時期 (C)清帝國
- 26 明治時代發生過南庄事件,下列那一個人物跟這個歷史事件有關係?(A)潘文杰 (B)日阿拐 (C)哈鹿閣那威 (D)莫那魯道
- 27 臺灣原住民族在近代的研究過程中,下列那一個人的成就不屬於這個領域?(A)鳥居龍藏 (B)伊能嘉矩 (C)移川子之藏 (D)八田與一
- 28 研究並熱愛臺灣原住民族,死後衣冠塚在臺東的日本學者,是下列那一個人?(A)明石元二郎 (B)伊能嘉矩 (C)森丑之助 (D)馬淵東一
- 29 目前「都市原住民」占原住民族總人口的比例非常高,下列那一個數字最接近真實情況?(A) 20% (B) 30% (C) 50% (D) 70%
- 30 我國政府在 1994 年 4 月 10 日接納正名運動的訴求,同意將「山胞」改名為「原住民」。當時的總統是誰?(A)蔣經國 (B)李登輝 (C)陳水扁 (D)嚴家淦
- 31 1994 年國民大會修憲,將「山胞」改為「原住民」。修憲通過的日期為何?(A) 2 月 28 日 (B) 4 月 10 日 (C) 8 月 1 日 (D) 10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