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3 檢察官甲於偵查某超商竊盜案件時,透過監視器紀錄確定犯罪行為發生於上午十時十分,並認為乙涉嫌重大,惟在訊問證人丙時,丙的證詞顯示乙於上午十時到十時三十分之間並不在案發現場,但 甲在起訴書中卻對此隻字未提,甲的此一行為,最可能違反了:
(A)告知義務
(B)客觀性義務
(C)法定性義務
(D)不正訊問禁止
(A)告知義務
(B)客觀性義務
(C)法定性義務
(D)不正訊問禁止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71429
統計:A(3),B(4),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三)方文山的歌詞總是能讓現代的流行歌曲擁有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優雅美感,除了內容具中國風之外,他的詞作還運用了不少中國古典文學常見的寫作手法,如菊花臺中寫到:「愁,莫渡江,秋心拆兩半,怕妳上不了
- 5 根據歷史記載,有關卑南族的歷史發展,下列何者正確?(A)康熙 22 年(1683)林爽文事件中,卑南族協助朝廷,得到清朝的重視 (B)乾隆 51 年(1786)朱一貫事變中,因其與同黨逃入後山,清
- 11 清朝殖民政權實施「番大租」的「加留餘埔」制度,是為了要限制漢族墾殖並提供土地保護原住民生活,但是因為缺乏積極度與約束性,反而讓比較強勢的漢族以巧奪欺騙方式占據了土地。請問,「加留餘埔」 比較接近
- 42 甲、乙兩人基於共同行為決意,於 A 市共同強制性交丙、於 B 市共同殺死丁,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於上述甲、乙所犯之強制性交罪與殺人罪中,甲、乙兩人為共同正犯,因此在訴訟法上為具牽連 關係之兩
- 32 有關強制處分中之扣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可為證據或依法應沒收之物,得扣押之。但得沒收之物,未經報請法院核准,不得扣押 (B)司法警察執行搜索時,發現本案應扣押之物而未記載於搜索票者,亦得扣
- 下列形似字,何組讀音兩兩相同?(A)諮「詢」/「絢」麗 (B)精「湛」/探「勘」(C)烘「焙」/「培」育 (D)教「誨」/「晦」澀。
- 48 下列關於羈押之決定與聲請,那一個程序不符合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之規定?(A)司法警察逮捕逃亡多年的偵查中通緝犯後解送至地方法院,法官訊問後認為有羈押之必要而准予 羈押 (B)法官於審判中發現,被告
- 10 下列那一項有關泰雅族賽考列克群的樂信‧瓦旦(泰雅名:Losing Watan,漢名:林瑞昌)的事蹟是錯誤的?(A)年幼時曾經就讀過角板山蕃童教育所,並取日本名為渡井三郎 (B) 1920 年代期
- 下列各種情形中 A 之案件,何者對甲構成刑事訴訟法第 17 條之自行迴避事由?(A)法官甲審理傷害案件時,發現被告 A 先前曾受詐欺罪有罪判決確定,而自己為該案件之被害人 (B)法官甲審理案件時
- 31 有關羈押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羈押被告,應用押票。押票,偵查中由檢察長簽名,審判中則由法院院長簽名 (B)經法官訊問後,被告有法定之羈押原因,並認有羈押必要者,得羈押之 (C)經法官訊
內容推薦
- 49 檢察官以被告甲可能與在逃之共同被告乙串證為由聲請羈押獲准,下列何種情形,須經法院以裁定撤銷羈押,始得釋放被告? (A)羈押期滿,延長羈押之裁定未經合法送達 (B)乙已死亡,而甲再無其他串證之可能
- 下列「 」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相同? (A)則加鞭「ㄔㄨㄟˊ」/流放邊「ㄔㄨㄟˊ」 (B)無道「ㄎㄨㄟˊ」者/擔任閣「ㄎㄨㄟˊ」 (C)「ㄒㄩㄢˋ」然欲泣/頭暈目「ㄒㄩㄢˋ」 (D)「ㄏㄢˋ」格
- 34 下列甲之何一控訴,可認為係合法之自訴?(A)甲不滿公務員乙於招標作業偏袒同行廠商 A,致其權益受損,憤而自訴乙犯公務員圖利罪 (B)乙縱火燒 A 宅,火勢猛烈延燒至甲宅致令不堪使用,甲不甘受損,
- 44 下列關於被告在刑事訴訟程序中的意義,何者錯誤?(A)被告居於當事人一造之地位,並非訴訟主體 (B)被告之供述作為證據資料時,即為人的證據方法 (C)被告之身體為勘驗的對象時,即為物的證據方法 (
- 13 荷蘭時期臺灣南島語族的涉外事件中,依照事件本身的性質約略來看,大概有戰役、結盟、主權紛爭或是轉移、滅族等。下列描述相關涉外事件,何者錯誤? (A) 1629 年 6 月,臺南一帶的新港社為了維持
- 50 下列事項,何者須踐行嚴格證明程序?(A)被告是否有逃亡之虞、有無羈押之必要 (B)本案中的被告自白是否出自刑求而不具任意性 (C)法官是否於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而應迴避 (D)收受賄賂罪之被告是否
- 35 案件有下列何項所述事由,法院應諭知免訴之判決?(A)告訴乃論之罪,已逾告訴期間 (B)追訴權時效已完成 (C)已經提起公訴之案件,在同一法院重行起訴 (D)被告死亡
- 45 審判期日被告在場,在刑事訴訟程序中既是被告之權利,也是其義務。此項權利與義務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上的說明,何者錯誤? (A)法院如未與被告最後陳述之機會者,其判決當然違背法令 (B)被告未受許可而退
- 14 有關七腳川事件的描述,請問下列何者錯誤?(A)根據森丑之助的紀錄,自明治 31 年(1898)臺東廳長相良長綱長期對在地原住民族採取安撫政策,並 藉著綏撫手段滲入太魯閣族群內,導致太魯閣族群勢力
- 6 請問有關「岸裡社」,下列何者正確?(A)屬於 Pazeh 族,位於臺灣北部地區的平埔族 (B) Pazeh 族為清領時期臺灣最活躍的族群,「岸裡社」是重要代表,但因同意讓漢人張達京成為該社女 婿,
- 15 下列那一項有關牡丹社事件的描述錯誤?(A)牡丹社事件又可被稱為臺灣事件,是一件重要的「涉外事件」 (B)牡丹社事件主要是牽涉到魯凱族 (C)牡丹社事件同時涉及清國、美國與日本之間的關係 (D)牡
- 16 觀音山事件是在那個事件之後,該事件因清廷以賠償金為名,橫徵暴斂又欺凌女性而造成民怨?(A)大庄事件 (B)大港口事件 (C)中路開山事件 (D)加禮宛事件
- 25 下列何者為牡丹社事件中的原住民族?(A)排灣族 (B)卑南族 (C)魯凱族 (D)賽德克族
- 17 根據現行統計,原住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市為何?(A)屏東縣 (B)花蓮縣 (C)臺東縣 (D)桃園市
- 35 臺灣總督府在 1907 年的北埔事件後,引為借鏡重新調整與加強理蕃政策,不再借臺灣人之手,而直接管理原住民族。此後政策以直接教化原住民族為主,才導致原住民族的反彈,引發何者更大的事件? (A)霧
- 26 下列何者與拉馬達・星星事件無關?(A)臺東縣海端鄉一帶的布農族人,因反抗日本政權聞名 (B)入侵位於六龜的警察單位 (C)在臺東殺害日本人 (D)發動「大分事件」狙擊檜谷駐在所警察
- 18 大港口事件為下列何族反抗清廷而遭誘殺的事件?(A)阿美族 (B)卑南族 (C)排灣族 (D)布農族
- 45 原住民諸族,歷經不同統治者,清國、日本、民國,其名稱多樣,下列何者的衍變過程是正確的?(A)熟番、生番→平埔族、高砂族→平地山胞、山地山胞 (B)熟番、生番→平地山胞、山地山胞→平埔族、高砂族
- 36 羅妹號事件是下列那個國家的船隻發生船難時遭到排灣族出草的事件?(A)荷蘭 (B)西班牙 (C)日本 (D)美國
- 27 佐久間左馬太,臺灣日治時期第 5 任總督,任內不斷地對原住民族用兵,下列何者事件與他無關?(A)牡丹社事件 (B)太魯閣事件 (C)李崠山事件 (D)大分事件
- 19 臺灣原住民族群最早的書寫系統稱為:(A)馬卡道文 (B)麻豆文 (C)新港文 (D)道卡斯文
- 2 依據原住民族基本法之規定,部落經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核定者,其法律地位為何?(A)公法人 (B)社團法人 (C)財團法人 (D)私法人
- 46 十八世紀清國乾隆年間,為管理管轄境內平埔族(熟番)所設立的機構(官職)是:(A)理藩院 (B)理番同知 (C)理蕃課 (D)山地行政科
- 37 聯合國於何年正式通過「原住民族權利宣言(UNDRIP)」?(A) 2004 年 (B) 2005 年 (C) 2006 年 (D) 2007 年
- 28 有關霞喀羅事件,下列說明何者錯誤?(A)日本實施的五年理蕃計畫中,對於臺灣北部山區原住民族進行武力掃蕩、沒收武器及限縮活動範圍等 高壓措施 (B)發生地點位於今新竹縣五峰鄉 (C)因高壓政策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