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孔子曾告訴弟子,《詩》可以:興、觀、群、怨、事父、事君,並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孔孟在其言論中,都曾多次引用《詩經》。下列《論語》、《孟子》所引的《詩經》文句解說何者正確?
(A)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呼應孔子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的叮囑
(B)引「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說明為政者治國,應能防患未然,這樣敵人自不敢來欺侮
(C)引「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言仁義禮智雖自根於心,若非外鑠於我,亦無法求則得之
(D)引「其何能淑,載胥及溺」,說明當時諸侯間彼此不能為善,各國將相互陷溺至亂亡(E)引「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說明為政者應順應天命,榮辱禍福皆繫於天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