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統計方法僅適用於何種資料之分析
(A)不可量化之資料
(B)可量化之資料
(C)任何資料
(D)客觀資料
(A)不可量化之資料
(B)可量化之資料
(C)任何資料
(D)客觀資料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97351
統計:A(6),B(271),C(20),D(2),E(0)
內容推薦
- 品質管制圖適用於(A)小量產製之材料或施工(B)大量及連續性產製之材料或施工(C)多種少量生產(D)專案性工程
- 母體平均數通常為未知數,須以何者估計(A)變異係數(B)全距(C)樣本標準差(D)樣本平均數
- 假設混凝土允許強度試驗結果低於fc’-35kgf/cm2之機率為1%,則目標平均強度fcr’=(A)fc’-35+33σ(B)fc’+34σ(C)fc’(D)15 fc’
- 不偏估計指(A)估計值=母體真值(B)估計值>母體真值(C)估計值<母體真值(D)估計值比母體真值偏高與偏低的機會相等
- 同一母體之同一品質特性,大部分會出現在(A)中心值附近(B)合格邊緣(C)規格中心(D)標準差一半
- 某數據呈常態分配,已知μ=240, P【X≧270】=0.15,則P【210≦X≦270】=(A)0.5(B)0.35(C)0.15(D)0.7
- 「專案特色與特殊性」是應在品質計畫書(A)目的(B)範圍(C)用語定義(D)工程概述 部分加以說明
- 採用隨機抽樣時(A)樣本越大誤差越小(B)樣本越小誤差越小(C)樣本越大誤差越大(D)樣本大小與誤差無關
- 次數分配表為使分組不重疊,組距宜採(A)奇數(B)偶數(C)質數(D)整數
- 某數據呈常態分配,已知μ=240,σ=30,則P【X≧270】=(A)0.5000(B)0.8413(C)0.1587(D)0.9772 提供標準常態分配之相對應z及F(z)如下:(0.00,
內容推薦
- 品質、成本與時間應是(A)各自獨立(B)箱不關連(C)相互關連(D)視情況而定
- 把不同個人之意見、想法、經驗等文字資料收集起來,不經取捨與選擇地全部採用,再根據文字資料加以統合,此種新QC手法為(A)關聯圖(B)親和圖(C)過程決策計畫圖(D)系統圖
- 茲以系統抽樣法抽驗預鑄RC壕溝蓋板,已知二塊編號為20,則下一塊編號為(A)28(B)30(C)32(D)48
- 主成分分析法及多變量分析乃是屬於新QC手法中哪一種(A)矩陣圖(B)箭線圖(C)系統圖(D)矩陣數據解析法
- 解析問題要因可用何種手法選擇影響大的要因施行矯正?(A)雷達圖(B)甘特圖(C)管制圖(D)柏拉圖
- 以下何者可用概估次數分配表之組數(K),n為數據量(A)k=n/2(B)k=n-1(C)k=n+1(D)k=1+32×log
- 新QC手法中,常用於營建工程中管制作業之前後順序者為(A)矩陣圖(B)箭線圖(C)系統圖(D)過程決策計畫圖
- 下列何者有誤?(A)應用特性要因圖時,需將特性繪製於右方,並依要因之歸納整理出4至6項重要之原因(B)直方圖中若呈現雙峰之型態,則可能是因某種類別之原因造成,以層別法分類後即可看出差異(C)柏
- 通稱為魚骨圖的QC手法為(A)特性要因圖(B)直方圖(C)柏拉圖(D)管制圖
- 品質特性值大部分會出現在(A)中心值附近(B)合格邊緣(C)規格中心(D)標準差之一半
- 目前品質的觀念已發展至品質是(A)製造出來的(B)設計出來的(C)管理出來的(D)習慣出來的
- 下列何者有誤?(A)直方圖中若有呈現離島型之情況,則須核對有無異常、測定有無誤差及是否有無其他數據混入(B)特性要因圖之製作可以『腦力激盪法』作為收集資料的方法(C)管制圖中偶有一兩個點位於L
- 用以探討兩個成對的數據關係之QC手法為(A)直方圖(B)柏拉圖(C)管制圖(D)散佈圖
- 將問題之結果與可能影響該特性之原因的關係及原因影響結果的情形表示於一張圖形的手法為(A)柏拉圖(B)自主檢查表(C)特性要因圖(D)管制圖
- 已知五個樣本為25 28 24 25 26其平均數為(A)52(B)35(C)6(D)4
- 下列何者非品管七大手法之一?(A)散佈圖(B)層別法(C)柏拉圖(D)腦力激盪法
-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管制圖中心線的一邊連續出現7點,但7點均仍介於CL與LCL之間時,表示仍然正常(B)利用改善前後之柏拉圖作比較可顯示出改善的效果(C)直方圖可以推定平均值及其分佈,但無
- 散佈圖中,若X、Y兩變數具有強烈正相關性時,散佈點將相當集中於(A)45°右上傾斜(B)45°右下傾斜(C)一平行區間(D)球形均勻分佈
- 製作特性要因圖時,要因分成多少(當作大骨)較好?(A)1-3項目(B)4-6項目(C)9-12項目(D)越多越好
- 已知五個樣本為25 28 24 25 26其全距為(A)52(B)36(C)6(D)4
- 下列何者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A)甘特圖(B)層別法(C)窮舉法(D)腦力激盪法
- 依時間變化將擬管理之特性數據繪製成折線,以判斷其變動是屬於『偶然的分佈』或『異常原因的分佈』,此種QC手法為(A)查核表(B)特性要因圖(C)管制圖(D)柏拉圖
- 散佈圖中,各散佈點呈現球形均勻分佈時,表示兩變數間呈(A)正相關(B)負相關(C)不相關(D)以上皆是
- 特性要因圖又稱為(A)關聯圖(B)甘特圖(C)柏拉圖(D)魚骨圖
- 柏拉圖中橫軸以哪一項來比較可以辨別是屬於經常性的問題或突發性的問題(A)地點(B)單位(C)金錢(D)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