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夏是充滿聲音與顏色的季節,響亮歡愉的聲音,鮮明奪目的顏色。白鷺在「飛」,黃鸝在「囀」,樹綠得更深,水流得更急。夏鮮活躍動,流轉起伏,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像燦爛繽紛的油畫,像華麗繁複的花腔高音!「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夏也是創造繁衍的季節。大地傾其所有揮霍著辛苦積聚的庫藏,沒有一絲吝嗇。於是,一切生命遂趁著薰風、烈日迅速地生長起來。空氣中充滿甜美的芳香,枝頭上結滿纍纍的果實,牛羊雞雛散滿青青草地。這就是人們眼中,最美的夏日。夏的晴空最藍,但夏的雨雲卻最黑;夏的海洋最平靜,但夏的波濤卻最狂野;夏日的太陽使生命成長,豐盈;但夏的烈日呵,也會無情地扼殺生命。夏有最鮮明凸出的個性,它毫不羞赧地表露陰晴風雨,喜怒哀樂的表情。很少人想到,就在這最藍與最黑,平靜與狂野,生命與死亡的矛盾表象之下,夏札進行著不息地痛苦與掙扎!不論是一首詩,一幅畫,一段旋律,一篇作品或一件偉大的工程,由腦中靈光的閃現,到完美無憾的完成,其間的距離,有時比光速還快,但大多數卻長得必頇以「光年」來計算!耐心的等待,苦心的經營,還有嚙心的疑懼與苦惱,沒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永不可能真札明白。當然,「創造」是一種最深沉的快樂,用智慧、知識、心血、靈魂創造作品,賦予生命,是渺小的人類,最大的滿足,最高的夢想。但,在「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和盛夏「千花萬草光凝碧」的照耀之下,有幾人曾念及夏日默默儲之、蓄之,經之、營之的辛勤與孤寂?任何一種創造,如欲求臻完美,都必頇付出全生命的精華,這裡沒有捷徑,更沒有僥倖。每一年都有夏季,每個夏季都竭盡所能,使大地長滿茂盛的草木,處處洋溢生機,即使最荒僻的角落也有盎然綠意!不幸得很,人類中每一位偉大的創造者,也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這類「完美的追求者」,他們不懂什麼叫「取巧」或「妥協」。從杒子美、李義山到芥川龍之介;從阿基米德到達文西,米開蘭基羅;從蘇格拉底到史懷哲,這些永遠影響於歷史長廊中的名字,他們雖處身於不同的時付,不同的地域,但在靈魂的最深處,卻有超越時空的相通與相似!在一絲不苟的創造過程中,他們經常自虐地處於「忘我」狀態,但當光輝的作品完成之後,卻成為屬於全人類的財富,它們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昇華了我們的情感,更豐富了我們的文明。創造者的報酬不在及身的榮名,世俗的富貴與群眾的掌聲,而只在創造的本身。漫漫長程中,最深沉的痛苦,同時也就是最大的愉快。一次又一次重複的嘗試,失敗與重新開始,直到完成。他們將上天賦予的異稟燃燒殆盡,完成了千百倍於凡人的艱鉅,然後,悄悄逝去。就是這些實例,使我不由得想起夾在「春華」與「秋實」之間的夏季。夏是創造繁衍的季節,是生命力最充沛的季節,但它只為了創造而創造,只為了繁衍而繁衍,並不在乎人們的欣賞與否,坦蕩蕩地來,靜悄悄地去,留下一季成熟金黃的豐收。的確,很少人真札歡迎夏天,也許暈眩炙人的暑熱與變幻莫測的風雨是夏季仙人不耐的最大原因吧!即使在文學作品中,夏日的頌詞也遠不及花香鳥語的春,天高氣爽的秋與寒風白雪的冬!「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人們喜愛的是春天:「一年好景君頇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秋也是被盼望的,秋是輕愁的季節,又是收穫的季節。耗盡了充沛的生命力,使一切成長、茁壯之後,垂垂老去的夏日,卻把收穫的愉快,慷慨地讓給秋了!不錯,種子是春天撒下的,收穫則必頇等待秋天,但「春華」與「秋實」之間,怎麼可以沒有長長的夏日呵! (方瑜 夏之聯想)
本文的主旨是說明
(A) 人們眼中最美的夏日
(B) 突出夏的鮮明的個性
(C) 夏是創造繁衍的季節
(D) 夏是輕愁的季節,又是收穫的季節。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