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6.甲簽發匯票,以乙為受款人,金額新臺幣 10 萬元,藉以償還貨款 10 萬元。乙背書轉讓於丙,丙再背書轉讓於丁,丁向付款人提示承兌遭拒,乃向甲行使票據權利,甲以乙對自己負有已到期之新臺幣 5 萬元債務主張抵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不得以對乙之債權,對丁主張抵銷
(B)甲於取得對乙之法院判決後,得對丁主張抵銷
(C)甲得依民法規定,對丁主張抵銷
(D)甲得依票據法規定,對丁主張抵銷
(A)甲不得以對乙之債權,對丁主張抵銷
(B)甲於取得對乙之法院判決後,得對丁主張抵銷
(C)甲得依民法規定,對丁主張抵銷
(D)甲得依票據法規定,對丁主張抵銷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甲簽發支票於乙,發票日記載為民國 109 年 11 月 31 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本紙支票無效 (B)本紙支票之發票日為民國 109 年 11 月 30 日(C)本紙支票之到期日為民國
- 本票發票人未載到期日,授權執票人填載到期日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執票人未為填寫,逕向發票人提示請求付款,該本票因欠缺必要記載事項為無效(B)執票人未為填寫,該本票不因欠缺必要記載事項而為無
- 票據之持有人主張其對發票人有如票載金額之消費借貸關係,而經發票人否認時,請問何人應就借款已如數交付之事實負舉證責任?(A)發票人(B)執票人(C)因票據為無因性證券,執票人不負舉證責任(D)票據
- 執票人向何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A)支票付款人 (B)匯票承兌人 (C)本票背書人 (D)本票發票人
- 見票後定期付款之本票,未載見票日期者,應以何日為見票日?(A)當事人所定提示見票期限之任一日 (B)當事人所定提示見票期限之始日(C)當事人所定提示見票期限之末日 (D)當事人所定提示見票期限之
- 有關票據追索權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匯票不獲承兌時,雖在到期日前,執票人得行使追索權(B)匯票到期不獲付款時,執票人於行使匯票上權利之行為後,對於匯票上其他債務人得行使追索權(C)匯票一部
- 依票據法規定,有關票據到期日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見票即付之匯票,以提示日為到期日(B)到期日得為定日付款(C)利息經約定於匯票到期日前分期付款者,任何一期利息到期不獲付款時,全部匯票之利
- 甲住所設於苗栗市,其於台中市簽發本票於乙,於該本票尚未記載發票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本紙票據應以苗栗市為發票地 (B)本紙票據無效(C)本紙票據效力未定 (D)本紙票據應以台中市為發票地
- 依票據法規定,有關票據金額支付利息及其利率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票據之利息,自到期日起算 (B)票據之利率,未經載明時,為年利六釐(C)票據之利率,得經當事人自行約定 (D)發票人得記載對
- 有關票據權利行使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本票之背書人,對於前手之追索權,自為清償之日或被訴之日起算,一年間不行使,因時效而消滅(B)票據上之債權,雖依票據法因時效而消滅,執票人對於發票人,於
內容推薦
- 甲簽發記名本票於乙,金額新臺幣 5 萬元,乙於背書後,並記載:「1 萬元轉讓丙,4 萬元轉讓丁」等事項於票據背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乙之背書無效 (B)乙之附記有效 (C)乙負擔保付款責任
- 甲簽發支票藉以清償對乙之貨款 10 萬元整,當事人並簽訂定有買賣契約。甲簽發票據時將金額寫為 100 萬元整。乙向甲請求支付票款,甲應支付之金額為何?(A)本支票無效 (B)甲應支付善意之乙 1
- 票據法第 14 條第 2 項規定:「無對價或以不相當之對價取得票據者,不得享有優於其前手之權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所謂以不相當之對價取得票據者,係指取得票據時,所提出之對價於客觀上其價值
- Carl: Why are you late? It is already eight o’clock. Max: Because I _____ my work. Don’t worry.
- 關於「然而飛魚的快樂,大海並不知道」、「大海的快樂你才不知道」二句的含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沉浸在快樂中的人,常常自以為是地敵視對方(B) 由於人生歷練的局限,我們終究無法理解他人的生命經
- 對於風箏一詩的敘述,何者有誤?(A)以「風箏」象徵希望 (B) 詩中把人的一生比喻為一場遊戲 (C)提醒我們必須有自知之明,才能戰勝環境 (D) 詩中表現出「以小搏大」的奮鬥精神。
- 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的詞性與其他三者不同?(A) 公園裡「蓊鬱」的林木, 使人忘卻時序正值酷暑(B)通過考驗的他,「欣喜」 的訴說著驚險的歷程(C) 妹妹不發一語,「悄悄」的走近他的身旁(
- 下列的摹寫手法,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B) 早晨的炊煙裊裊上升,猶如人們的祈禱聲,參差的翳入了天聽 (C)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D)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
- 「縱使沒有熟果掉落,站在芭樂樹下,閉上眼,深呼吸,照樣聞得到那種質樸的香氣,籠罩整個空間。」根據這段文字,下列哪個敘述是對的? (A) 必須全神貫注才能聞得到土芭樂的香氣 (B) 只有在質樸的鄉
- 「細細一線,卻想與整座天空拔河」,有關於這句話的解析,下列何者有誤? (A) 表現出「人定勝天」的優越感(B) 天空象徵「現實環境」 (C) 使用了映襯手法(D) 使用了「轉化」修辭法 。
- 下列哪一個選項前後讀音一樣? (A)「塑」造 /「朔」 風 (B)手「腕」 /「惋」惜 (C) 蜀「 葵」 花 /「 癸」 未年 (D)「 脊」 椎 / 貧「 瘠」 。
- 下列成語的使用,何者正確? (A)這兩天海上風浪兇猛,「魚沉雁杳」,老漁夫捕了一整天,一尾魚也沒抓到(B) 因為考試不及格,爸爸罰他周末「晨昏定省」,希望有所改善 (C) 同學之間相處,偶有摩擦,
- 關於慈烏夜啼的敘述,何者正確? (A) 作者白居易,內容重在社會寫實,是盛唐著名詩人,和元稹合稱「 元白」 (B)「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表現出「寸草春暉」的內心情感 (C) 詩中舉出吳起、
- 下列關於自然界的狀聲詞,何者使用不當? (A)鳥鳴「 關關」 (B)」雨聲「 淅瀝」 (C)水聲「 涓涓」(D)秋風「 瑟瑟」
- 下列對於「 古詩」 的敘述,何者正確? (A) 重視格律,包括絕句和律詩(B) 為唐代以前的作品, 唐代以後的文人已不再創作古詩(C) 古詩十九首是早期五言古詩的代表作,作者一般認為是東漢末年的
- 下列關於詞性的判斷,何者正確? (A)「什麼」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呢? →代詞 (B)「唉」 !我何時能再與他相見呢? →助詞(C) 這支錶陪伴他整整「十年」 →形容詞 (D)「美味」的紅燒肉
- 「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首詩的情境與下列何者相符合?(A)愛人面前,信誓旦旦,表明絕無二心之志 (B)面對困境,積極進取
- 「 達悟族人是採共產制,每年二至六月,各部落用傳統拼板船捕飛魚,然後分配給族人,九月之後封食,就不再食用飛魚。不像漢人用拖網船捕撈,一下子就捕獲上噸漁獲。而在飛魚季節, 達悟族是不准捕撈其他魚類
- 「青春時/我是盲目的射手/自負有千萬支箭/就無的放矢/自以為豪放/終於/射盡了囊中之箭」,詩中「千萬支箭」是比喻(A)萬貫家財 (B)青春歲月(C)過人的智商 (D)精準的射箭技術。
-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古詩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這首詩表現出來的情感與何者相同?(A)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
- 下列何者不是土芭樂的生存策略? (A) 讓自己香氣四溢,吸引覓食者 (B) 果肉常半硬半熟 (C) 透過現代科技的力量,使果實整齊劃一 (D) 果實在不同的時間成熟。
- 「匆忙呀!我們的腳步倉促走過,卻很少想在一棵大樹下駐足片刻,看看它的枝繁葉茂,聽聽小鳥的清音婉轉。踩過落果處處的地面,卻極少想過腐熟軟爛的果肉間,有怎樣哀傷的心情?匆忙,讓我們失去的,不只是閒情
- 下列哪個選項沒有錯字? (A)他精湛的演出博得眾人的掌聲 (B)下課時間是和同儕切蹉功課的好時機(C)面對盛怒的父親,他只能禁若寒蟬,不發一語(D) 這座百年燈塔至今毅立不搖,守護著鄉里。
- 下列哪個字替換後意思變了? (A)攀條折其「榮」→花 (B) 聞者為沾「襟」→矜 (C) 嗟哉「斯」徒輩→此 (D)「爾」獨哀怨深→你。
- 下列借代法的說明何者有誤? (A) 鳥中之「曾參」→孝子 (B) 千里共「嬋娟」→月亮 (C)「紅顏」棄軒冕→美女 (D) 化干戈為「玉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