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 一隊斯拉夫商船運載毛皮、蜂蜜,自基輔順流而下,最後停泊在一處海港。它是 10 世紀的政治、商業中心,人口多達數十萬。斯拉夫商人在繳付關稅後,將商品賣給城裡的商人,換來當地政府發行的金幣,然後購買手工藝品,準備運回基輔。請問這處海港是
(A)威尼斯
(B)雅典
(C)亞歷山卓城
(D)君士坦丁堡。
(A)威尼斯
(B)雅典
(C)亞歷山卓城
(D)君士坦丁堡。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請比較《漢摩拉比法典》與《十二表法》,選出正確的敘述 (A)兩者仍充滿階級意識,且為成文法典,人民的權利無法獲得保障 (B)兩部法典的出現,可看出人類已完全脫離「神話思維」,人本人治 (C)兩
- 拜占庭帝國在羅馬帝國滅亡後,雖不斷遭遇到外敵的入侵,尚能維持千年的國祚,主要的關鍵在於 (A)基督教教化蠻族 (B)君士坦丁堡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及防禦工事 (C)帝國境內物產豐富,手工業發達 (
- 拜占庭文化有別於同時期的中古西歐文化,主要是在哪一方面? (A)繼承羅馬文化 (B)繼承希臘文化 (C)深染東方文明 (D)深受基督教思想影響。
- 右圖甲線是哪兩國對殖民勢力的劃分圖?【題組】12(A)英、法 (B)西、葡 (C)法、荷 (D)英、荷。
- 羅馬在共和時代前期(200B.C.以前)最傲人的表現是 (A)征服整個地中海世界,獲得軍事霸權 (B)政治權利由貴族掌握到平民參與 (C)《十二表法》的編定,奠定法治基礎 (D)社會安定,幾無
- 古羅馬政權的主要演變是 (A)王政——軍人獨裁——共和 (B)王政——獨裁——共和 (C)帝制——王政——共和 (D)王政——共和——軍人獨裁。
- ( )「資本」一詞,除了可以指有形的人造資本之外,還可以推廣到自然資本與無形的人力、社會資本。下列對各種「資本」的敘述,何者正確? (A)人造資本又稱「物質資本」,而人造資本的進步更新往往會帶來
- 埃及壁畫中,曾多次出現邁諾安文明時期的商人,由此可見 (A)邁諾安文明曾征服過埃及(B)埃及曾征服邁諾安文明 (C)邁諾安文明的對外貿易遠至埃及 (D)邁諾安商人支持埃及藝術。
- ( )以下四個選項中,何者較符合秦漢時期的中央官制?(A)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郡守─縣令(B) (C) (D)
- 古人擅長以圖像傳達他們雙眼所見的世界,譬如早期的岩畫,和後來逐漸發展出來的繪畫、浮雕和雕塑等。有關這些圖像的存在意義,下列何者敘述是錯誤的理解? (A)為原始藝術的展現 (B)部分或許有宗教涵
內容推薦
- 假設甲生產一斤稻米需花 10 小時,生產一斤水果需花 5 小時;乙生產一斤稻米需花 1 小時,生產一斤水果需花 8小時。請問:【題組】43)何者在生產稻米上具比較利益? (A)甲 (B)乙 (C)兩個
- 資料一:西元 731 年,教皇格列哥里三世在羅馬召開會議,將一切反對聖像崇拜的人革除教籍,並停止交付拜占庭國庫的貢金,作為報復。皇帝李奧三世則把全部西西里及義大利南部地區劃出教皇轄區之外。西元 769
- 下列關係著台灣政黨政治發展的重大事件:(甲)雷震案(乙)中壢事件(丙)民主進步黨成立(丁)美麗島事件,依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丁兩甲乙 (B)甲乙丁丙 (C)甲丁丙乙 (D)甲丙乙丁
- 【題組】44)若甲和乙各自用 20 小時來生產稻米,20 小時來生產水果,則兩人總共可以生產出多少斤的稻米和水果?(A)22 斤米及 5 斤水果 (B)20 斤米及 5 斤水果 (C)2 斤米
- 「黃昏的故鄉」、「媽媽請您也保重」、「孤女的願望」等經典台語歌曲,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的哪個現象:(A)反共懷鄉 (B)社會倫理 (C)愛情文藝 (D)工業化過程
- 【題組】資料二中說「君士坦丁堡對西歐培植一個與它敵對的帝國十分反感」,這裡「君士坦丁堡」所「反感」的是指何事? (A)西元 751 年,加洛林王朝的成立 (B)西元 756 年,教皇國的成立(C
- 有關台灣經濟發展的敘述,有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A)農產品為當前對外出口之大宗 (B)締造「經濟奇蹟」主要得利於民營企業(C)當前世界經濟還未完全擺脫不景氣的情況時,更應加強對進口貨物課以高關稅
- 【題組】45)若甲用 40 小時來專業化生產水果,乙用 40 小時來專業化生產稻米,則兩人總共可以生產出多少稻米和水果? (A)40 斤米及 8 斤水果 (B)20 斤米及 5 斤水果 (C)20
- 台灣電視史上第一部連續劇是?(A)包青天 (B)娘家 (C)晶晶 (D)星星知我心
- 國民政府遷台以後,台灣政治上的反對運動是經過哪一場事件後,形成跨縣市的結合,後來更成為打破黨禁的動力?(A)美麗島事件 (B)退出聯合國 (C)二二八事件 (D)霧社事件
- 【題組】資料一中說「西方教會完全擺脫了東羅馬帝國的控制,轉而謀求法蘭克人的支持」,此一「支持」的結果如何? (A)丕平的奉獻 (B)教皇國的成立 (C)西方教會脫離東方教會獨立 (D)教會分裂。
- 【題組】50)兩國應各自如何專業化生產? (A)甲生產米;乙生產米 (B)甲生產麥;乙生產麥 (C)甲生產米;乙生產麥 (D)甲生產麥;乙生產米。
- 若甲國生產一斤米需花費 3 元,生產一斤小麥需花費 6 元;乙國生產一斤米需花費 5 元,生產一斤小麥需花20元。請問:【題組】46)甲國生產米的機會成本為多少? (A)1/2 (B)2 (C)1/4
- 李安所執導的何部電影曾於 2001 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A)推手 (B)喜宴 (C)飲食男女 (D)臥虎藏龍
- 台灣末代總督何人簽署降書?(A)兒玉源太郎 (B)後藤新平 (C)安藤利吉 (D)佐久間左馬太
- 如下圖,由DD線移至D'D'線屬於: (A)需要量變動 (B)價格變動 (C)需要彈性變動 (D)需要變動。
- 台灣土地改革能在短期內達到豐碩的成果,讓一群小自耕農當家,請問與何事有關?(A)日本殖民統治剷除了原本的地主階級 (B)外來執政者與地主的利益關係相結合(C)二二八事件重創本土菁英的記憶猶在 (
- 【題組】47)甲國生產小麥的機會成本為多少? (A)1/2 (B)2 (C)1/4 (D)4。
- 民國五十年代後期、六十年代台灣社會轉型為工商社會,帶給傳統的人們很大的衝擊,作家為了反應時代的脈動,於是出現了何種運動?(A)現代主義運動 (B)民族文藝運動 (C)鄉土運動 (D)抽象主義運動
- 下列有關陳誠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擔任過中華民國副總統 (B)頒布解嚴令 (C)實施幣制改革 (D)實施土地改革
- 【題組】資料二中說「兩者之間在文化和宗教方面的差異日益擴大」,東西教會在文化和宗教方面的差異,下列敘述哪些是正確的?(甲)東方教會屬於希臘文化傳統,西方教會屬於拉丁文化傳統;(乙)東方教會比西方
- 民國五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但是到了六十年代卻受挫折。請問,受挫的主因為何?(A)受日、韓金融風暴波及 (B)國內政黨輪替,引發信心危機 (C)全球石油危機(D)中共炮火相向,造成投資退縮
- 自民國 50~70 年代為止,台灣的外資,以哪兩個國家或地區為主?(A)日本、香港 (B)日本、美國 (C)美國、香港 (D)美國、中國大陸
- 下列何人不是華語歌壇的巨星?(A)王菲 (B)周杰倫 (C)張學友 (D)林志玲
- 目前台灣與美國以「台灣關係法」來維繫雙方各種關係,請問此法是由:(A)台灣立法院 (B)台灣行政院 (C)美國國會 (D)美國國務院所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