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閱讀下文,針對缺空處,選擇組合最適合的選項:對於秋的描寫,古往今來,文人作品多表現寂寥、蕭瑟、肅殺、淒涼的氣氛,以烘托人物的淒苦、孤獨、苦悶,無論戰國時的(甲)□的〈九辯〉,還是(乙)□的〈秋興〉、〈登高〉,乃至以後宋代歐陽修的(丙)□,都沿襲著這一思路在發展,給「秋」烙上濃厚的感傷色彩。但唐人劉禹錫〈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丁)□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詩一反前人悲秋傷秋之慨,歌頌秋天的清爽、開闊、高遠,爾後杜牧的〈山行〉,運用了更形象化的描寫,「霜葉紅(戊)□二月花」,讓秋日與春朝擁有感知性更強的物象對應。
(A)屈原/杜甫/〈秋聲賦〉/醉/於
(B)宋玉/李白/〈秋聲賦〉/來/似
(C)屈原/李白/〈登樓賦〉/有/似
(D)宋玉/杜甫/〈秋聲賦〉/勝/於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277778
統計:A(11),B(8),C(4),D(1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