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第二題 :1986 年英國首先發現「牛海綿狀腦病」,也就是俗稱的狂牛病。引發海綿狀腦病的機制為:「只含蛋白質成分的病原體「普恩」侵入個體,在個體體內增殖後,破壞個體腦部。」普恩蛋白的性質與我們所知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迥異。這種病原體最大的特色是僅由蛋白質構成,不含 DNA 等遺傳物質。令人訝異的是,普恩蛋白竟為牛、人類細胞所原有。普恩蛋白的增殖方式與細菌、病毒完全不同。目前關於普恩蛋白的增殖方式有兩種假說。普恩蛋白可分為正常型與異常型,兩種假說都認為正常普恩蛋白碰到異常普恩蛋白後,會轉變成為異常普恩蛋白。假說一:一個正常普恩蛋白與一個異常普恩蛋白結合後,會變成兩個異常的普恩蛋白;假說二:異常普恩蛋白會先聚合成團,當正常普恩蛋白與該團聚合後,也會轉變為異常普恩蛋白。這種正常轉為異常的作用發生在相同物種的普恩蛋白間,但是這種轉換現象偶爾也會出現在不同物種的普恩蛋白間,也就是說,將罹患綿羊搔癢症的綿羊體內異常普恩蛋白放進牛隻體內,牛隻體內原有的正常普恩蛋白碰到該異常普恩蛋白,也可能變成異常普恩蛋白。美國科學家 Prusiner 和他的同事接續又解開了普恩蛋白的化學密碼,利用此種蛋白質的基因排列順序,在基因庫裡找到對應的DNA 排列順序。更令人吃驚的發現是,它們也存在正常倉鼠及正常人的細胞之中。接著證實了正常和患病兩種形式的普恩蛋白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密碼。正常普恩蛋白和異常普恩蛋白其胺基酸序列一模一樣,不同之處在於立體結構,只是摺疊方式不同。正常普恩蛋白會被周圍的蛋白酶分解、消化;相對的,異常普恩蛋白則很難被蛋白酶分解,且能抵抗熱處理、化學處理,在細胞內不被分解,而得以不斷蓄積。
52.下列有關正常普恩蛋白和異常普恩蛋白的比較,何者錯誤?
(A)蛋白質立體結構一樣
(B)胺基酸序列一樣
(C) mRNA 序列一樣
(D)基因序列一樣。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