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溯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狹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水經注‧江水) ①亭午夜分:正午與半夜。②  襄陵:水勢浩大,漫過山陵。③ 沿:順流而下。④ 溯:逆流而上。⑤ 不以:不如。⑥ 絕巘:極高的山峰。巘,音一ㄢˇ。
41.文中對於三峽多所描摹,但下列何者不曾加以說明?
(A)地形
(B)氣候
(C)景致
(D)水勢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