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17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5-17題。
      子路為蒲宰,為水備,與其民修溝瀆。以民之勞煩苦也,人與之一簞食、一壺漿。孔子聞之,使子貢止之。子路忿不說,往見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將至,恐有水災,故與民修溝洫以備之。而民多匱餓者,是以簞食壺漿而與之。夫子使賜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孔子曰:「汝以民為餓也,何不白于君,發倉廩以賑之?而私以爾食饋之,是汝明君之無惠而見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則可,不則汝之見罪必矣。」(《孔子家語‧致思》)

15.子路「忿不說」,是因為他認為孔子:
(A)另派子貢,取而代之
(B)體恤災民,毫無限度
(C)拒絕饋贈,不通人情
(D)言行不一,自相矛盾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