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關於重置位(remounting)全口活動義齒之咬合調整,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先確立中心咬合關係,再做側方運動的咬合調整
(B)當側方運動時,工作側之咬頭及其對咬之咬窩不應磨修
(C)當側方運動時,可磨修工作側下顎頰側咬頭的舌側傾斜面
(D)可使用不同顏色的咬合紙以區分中心咬合及側方運動接觸
(A)先確立中心咬合關係,再做側方運動的咬合調整
(B)當側方運動時,工作側之咬頭及其對咬之咬窩不應磨修
(C)當側方運動時,可磨修工作側下顎頰側咬頭的舌側傾斜面
(D)可使用不同顏色的咬合紙以區分中心咬合及側方運動接觸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18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包埋和去蠟的過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人工牙與煮聚盒(flask)頂部之間有 5 mm 以上的距離(B)在一次包埋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形成倒凹(undercut)(C)去蠟是在
- 17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包埋之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A)美式包埋法將人工牙與工作模型分開 (B)法式包埋法將人工牙與工作模型分開(C)美式包埋法適用於金屬基底義齒 (D)法式包埋法適用於金屬基底義齒
- 16 全口活動義齒製作時,大多數牙醫學者最認同的咬合模式為下列何者?(A)犬齒保護(canine protected)咬合 (B)相互保護(mutually protected)咬合(C)單側平衡(u
- 15 關於病患舊有義齒的資訊,下列何者不需要記錄?(A)上顎正中門齒的長度 (B)上顎正中門齒的寬度(C)上顎前牙六顆牙齒之總寬度 (D)後牙之角度
- 14 關於不同人工牙型態與咬合觀念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 30 度牙:後牙看起來較自然(B)零度牙:使用簡易型咬合器即可(C)零度牙:前牙區可以排正常垂直與水平覆蓋(overbite & ove
- 13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排牙與咬合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下顎齒槽骨嵴最高點的連線可當成排牙位置的參考(B)具咬頭的人工牙(cusped artificial teeth)較零度牙有較佳的咀嚼效率(
- 12 當患者抱怨全口活動義齒的穩定性(stability)不佳時,與下列何者最有關?(A)講話時義齒會脫落 (B)人工牙齒排列不佳(C)義齒基底邊緣封鎖(peripheral sealing)不足 (
- 11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印模後,製作圍盒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工作模型印模時,能完整記錄邊緣溝(sulcus)的深度與寬度(B)圍蠟(beading)時,圍盒牆面高 10~15 mm(C)工作模型
- 10 在製作全口活動義齒時,標準尺寸的咬合基底從邊緣來測量,上顎臼齒部咬合堤最適當的高度約為幾 mm?(A) 13 (B) 18 (C) 23 (D) 28
- 9 製作全口活動義齒個人牙托前,下列解剖部位何者不需進行緩壓(relief)工作?(A)上顎結節(maxillary tuberosity) (B)下顎腭隆凸(torus mandibularis)(
內容推薦
- 22 全口活動義齒進行側方運動調整時,若在工作側有過早接觸,應考慮磨修以下那個咬頭的內斜面最為適當?(A)上顎頰側咬頭或下顎頰側咬頭 (B)上顎頰側咬頭或下顎舌側咬頭(C)上顎舌側咬頭或下顎頰側咬頭
- 23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的洗淨與完成後的保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洗淨後,要檢查義齒基底黏膜面是否平順(B)附著於義齒上的研磨材料,可用水蒸氣洗淨器(steamer)來洗淨(C)義齒完成後,是直接放
- 24 關於義齒基底研磨面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要與殘嵴黏膜密接 (B)與唇、頰與舌接觸 (C)能傳達咀嚼壓力 (D)有著棒棍狀態型
- 25 全口活動義齒進行換底墊(reline)時,必須移除多少空間的硬樹脂?(A)小於 0.5 mm (B) 1~2 mm (C)大於 5 mm (D)不需移除
- 26 如圖所示,顎齒列依殘留齒與缺牙區的位置關係為甘迺迪分類法中之何種分類?(A) I 類-2 型 (B) Ⅱ 類-2 型 (C) III 類- 2 型 (D) IV 類- 2 型
- 27 下列何種缺牙情形,需藉由間接固位體(indirect retainer)之設計來提供額外之穩定作用?(A)甘迺迪 II 類 (B)甘迺迪 III 類 (C)甘迺迪 III 類第一變型 (D)短徑
- 28 根據 1934 年 Niswonger 的研究,當患者處於生理性靜止狀態下,對大部分的患者而言,其上下牙齒咬合面間的垂直距離約為多少厘米?(A) 0 至 1 (B) 2 至 4 (C) 6 至
- 29 製作可撤式局部義齒時,下列何種牙鈎(clasp)較不適用於甘迺迪 I 類缺牙之小臼齒支柱牙上?(A)鑄造式環周牙鈎(cast circumferential clasp) (B)洛奇牙鈎(Roa
- 30 關於修正模型法(corrected cast or altered cast)的製作優先順序,下列何者最正確?①在金屬支架上製作印模托 ②金屬支架製作與試戴 ③圍盒處理並灌製模型 ④修改主模型之
- 31 在製作遠側延伸性活動局部義齒時,鄰近遠伸性空間支柱牙之引導面(guiding plane)高度應為多少 mm?(A)小於 0.5 (B) 0.5~0 (C) 5~0 (D)大於
- 32 在局部活動義齒甘迺迪 III 類,關於鄰近缺牙區支柱牙引導面(guiding plane)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為多顆支柱牙所形成的平行面,足以引導活動局部義齒置入與摘除(B)可以藉由模型
- 33 局部活動義齒的製作過程中,關於析量與設計的步驟,下列先後順序何者最正確?①繪上析量線 ②決定石膏模型的最佳傾斜度 ③繪出設計圖 ④完成三點定位(tripoding) ⑤標示出機械性倒凹(A)①②
- 34 關於診斷用模型析量(survey)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以左右傾斜方向尋找支柱牙鄰接面間的平行關係,以作為引導面(guiding plane)(B)以前後傾斜的方式尋找支柱牙的固位區(C)
- 35 在緩壓蠟(relief wax)固定附連在模型後,內完成線(internal finish line)可利用刀具進行整修,使用刀具時應與模型保持幾度之關係?(A) 45 度 (B) 90 度 (
- 36 關於可撤式義齒在製作咬合基底板時,下列那一個區域我們不需進行緩壓(relief)?(A)頰棚(buccal shelf) (B)腭隆突(palatine torus)(C)下顎骨隆突(mandi
- 37 製作局部活動義齒以裂模法(split-cast method)包埋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因應不同牙弓模型選擇適當包埋盒(B)包埋前石膏模型基底應貼隔離用錫箔紙(C)包埋時包埋盒下部與中間部
- 38 關於可撤式局部義齒的組成,下列何者最無法有效提供抗衡作用(reciprocation)?(A)鑄造式牙鈎(cast clasp) (B)舌側板(lingual plate)(C)義齒基底(den
- 39 關於可撤式局部義齒上顎主連接體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腭帶的前後寬度不能小於 8 mm(B)腭帶不宜使用於甘迺迪 I 類牙弓(C)腭槓雖被廣泛使用,但非最理想的上顎主連接體(D)腭槓體積最小
- 40 關於個人牙托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可以使印模材厚度相同而得到較正確之模型(B)可以進行肌肉塑形,得到適當的邊緣型態(C)在腭隆凸等部位不需以石蠟緩壓(relief)後再進行製作(D)可利用
- 下列何種可撤式局部義齒主連接體的設計,最容易引起發音障礙?(A)前腭槓 (B)中腭槓 (C)後腭槓 (D)側方腭槓
- 42 可撤式局部義齒的設計上,有關支持(support)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A)需抵抗脫離殘留齒及殘嵴黏膜的能力 (B)需對水平搖動或對側方力抵抗作用的能力(C)需抵抗下沉作用的能力 (D)需抵
- 43 游離端可撤式局部義齒使用 RPI 設計,當義齒游離端受力時,支柱牙及牙鈎所受的影響,下列何者最正確?(A)支柱牙會向遠心側傾斜,鈎尖移向析量線 (B)支柱牙會向遠心側傾斜,鈎尖離開析量線(C)支
- 44 關於活動局部義齒之包埋聚合法,何者對咬合之垂直高度影響最少?(A)濕式聚合法 (B)微波聚合法 (C)射出成形法 (D)光聚合法
- 45 請問下列那一種咬合器是屬於半調節型咬合器(semi adjustable articulator)?(A) Stuart (B) Gnatus (C) Hanau 158 (D) Denar D
- 46 製作可撤式局部義齒前,需將診斷用的石膏模型置位於咬合器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面弓轉移(facebow transfer)的目的是記錄與轉移上顎牙弓與下顎髁頭的三維關係(B)多數面弓所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