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如圖所示,開關 S 打開時電壓表 V 指示 6 伏特,開關 S 閉合時,電壓表 V 指示 5.4 伏特,則電動勢 E 為多 少伏特?
(A) 0.6
(B) 5.4
(C)6
(D) 11.4
(A) 0.6
(B) 5.4
(C)6
(D) 11.4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7
統計:A(3),B(5),C(57),D(5),E(0)
內容推薦
- 20 有 Mayapple 之稱的生藥是:(A) Hamamelis virginiana (B) Echinacea angustifolia (C) Podophyllum peltat
- 三、何 謂 聚 合 酶鏈反 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試列舉此技術可應用的領域。(20 分)
- ⑵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 ⑹在蛋白質膠體電泳完成後,有時會繼續進行 Western blotting 分析。請說明其原理與目的。
- 19 鞣質(Tannins)不具下列何種特性?(A)解毒作用 (B)防腐作用 (C)會使蛋白質沉澱 (D)在鹼性溶液中不易氧化
- 三、試舉一例說明本省生物防治的應用及成功抑制害蟲的條件與理由。(20 分)
- 17 下列關於樟腦(camphor)之敘述,何者錯誤?(A)為醇類化合物 (B)天然產者比旋光度為正 (C) Pinene 為合成 camphor 之原料 (D)低濃度時可當局部止癢劑
- 一、蛋白質於凝膠過程中可能產生下列的現象,請簡要說明各現象所代表的意義。(20 分)⑴締合(association)
- 18 荊芥藥材經炒黑後為荊芥炭,具有下列何種作用?(A)健胃 (B)止血 (C)利尿 (D)補血
- 二、已知小菜蛾對多種藥劑產生抗藥性(resistance),如仍繼續使用化學防治,請問我們該如何進行。(20 分)
內容推薦
- ⑺ Watermelon silver mottle virus
- ⑵ G1 與 G2 的文法將分別產生什麼樣的字串(String)?
- ⑸ “Candidatus Phytoplasma oryzae”
- ⑸造成蛋白質在 280 nm 波長吸光主要的胺基酸。
- 二、膽固醇(Cholesterol)合成之反應,初由「乙 醯基 輔 酶」(Acetyl CoA)逐步融併成3R-Mevalonate 過程中,包括那幾步驟?所參與的酵素有那些?那一步驟為瓶頸反應(Ra
- ⑶能形成雙硫鍵的胺基酸。
- 15 甲公司於 97 年 1 月 1 日給予某主管以每股$20 購買甲公司每股面額$5 的普通股 6,000 股的選擇權,依選擇權定價模式計算之酬勞費用$140,000。該選擇權在員工服務滿兩年後的
- 三、寫出下列所描述最可能的生物分子:(12 分) ⑴在鑑識上可用 Luminol 偵測微量血液的存在。其原理是利用血紅素中那一種帶有鐵,能氧化 Luminol,使放出化學冷光的分子?
- ⑺ 食動物毛髮皮屑
- ⑶ 種的學名如何拼?
- ⑹ Rice wilted stunt virus
- 21 下列那一種植物萃取物,在美國廣被用於營養補充劑,且具有提升免疫力之作用?(A) Ginger (B) Ginkgo (C) Chamomile (D) Echinacea
- ⑸試求臨界穩定(marginally stable)的振盪頻率。(5 分)
- 23 Caesalpinia sappan L.為下列何種藥材之基源?(A)貝母 (B)大黃 (C)蘇木 (D)蘆薈
- 26 下列何者可做為口香糖之原料及矯味劑?(A)蘇合香(Storax) (B)秘魯香膠(Peruvian balsam) (C)吐魯香膠(Tolu balsam) (D)安息香(Benzoi
- 22 下列有關 Rutin 的敘述,何者錯誤?(A)屬於 Flavonoid 類化合物 (B)又稱 Vitamin K (C)被用作高血壓及輻射損傷的營養補充劑 (D) Sophora 屬植
- ⑸ 吸樹汁
- 七、黃斑黑蟋蟀俗稱烏龍仔,又稱黑龍,Gryllus bimaculatus DeGeer 是屬於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請就下列各題作答:(15 分)⑴
- ⑶試求根軌跡漸近線(asymptotes)方程式,並標示於根軌跡圖中。(5 分)
- ⑷ 種之名如何拼?
- ⑹ 吸血性
- 三、人類 ABO 血型通常是利用抗原及抗體比對來判別,下圖所示為一家族成員及其血型類別,請說明箭頭所指母親生下如圖所示小孩的原因為何?這位母親的血型基因型(Genotype)應該為何?並藉此例子說明基
- 24 下列何者可與續斷併用,作為安胎之補藥?(A)黃芩 (B)女貞子 (C)杜仲 (D)益母草
- ⑻ 腐肉分解
- ⑽ Lettuce big-vein 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