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 行文時,不直講本意,只用委婉閃爍的言詞,曲折地烘托或暗示出本意來,叫做「婉曲」。下列何者運用此種修辭
(A)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
(B)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則如之何
(C)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D)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A)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
(B)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則如之何
(C)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D)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84615
統計:A(2),B(5),C(1),D(2),E(0)
內容推薦
- 西元1642年,一名荷蘭軍官向某地西班牙軍隊的指揮官提出最後通牒,限期退出該地,遭西班牙軍官拒絕。雙方開戰,西班牙軍隊戰敗投降,許多教士也被俘,並遭遣送出境。這樣的故事最可能發生在下列何處?
- 「德不孤,必有鄰。」以下選項何者意義與之相契? (A)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 (B)就有道而正焉 (C)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寄黃幾復〉一詩中,那二句話是作者特意運用三疊句的修辭,以呈現出今昔之比的慨歎?
- 下列關於唐人小說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白居易的〈長恨歌傳〉,是寫唐明皇和楊貴妃故事的歷史小說 (B)〈西廂記〉取材自元稹的〈會真記〉 (C) 《聊齋志異》頗似唐人傳奇,為白話短篇小說 (D
- 50關於清治時期臺灣的土地拓墾及港口發展情形,何者錯誤? (A)墾戶可向政府申請墾照,成為大租戶,再招來佃戶開墾,因此形成「一田二主」現象 (B)平原飽和後,移民往內山推進,因此有「陳賴章墾號」開發新
- (甲)刎頸之交/烏集之交 (乙)星羅棋布/秋月春風 (丙)難分軒輊/平分秋色 (丁)總角之交/青梅竹馬 (戊)村夫野老/白丁俗客 (己)枕石漱流/山高水長。上列各組成語意義相近的選項是: (A
- 〈泊船瓜洲〉一詩中,那一句話不只是寫景,更隱喻了作者再度被起用後,期待一展長才之情?
- 慧馨與慧慈相約暑假到臺東旅遊,其中他們到了某一海島,發現有不少男子穿著「丁字褲」、乘著「拼板舟」,在海上捕撈「飛魚」,他們遇到的可能是原住民的哪一族? (A)達悟族 (B)卑南族 (C)噶瑪蘭
- 〈和子由澠池懷舊〉一詩中,作者以那一句話來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生?9 又以那一句話具體說明了昔日艱困的情境? 10
- 下列「 」內的字義,兩兩相同者為:(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蒙故業,「因」遺策(B)「施」及孝文王,莊襄王/願無伐善,無「施」勞(C)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D
內容推薦
- 古代對於時間有一些特殊的說法,下列說法何者有誤?(A)一年分為四季,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仲、季(B)每個月第一天稱為「朔」,月中稱為「望」,最後一天稱為「晦」(C)一日則以天干記時,每個時辰相當於
- 【題組】(3) 請問資料一中的『當時』為第幾世紀?
- 【題組】(2) 請問資料一中的「□□」指的是哪一個國家?
- 文章中常會以一、二關鍵字,做為凸顯該段或該篇文章主旨的樞紐。閱讀下文,選出其中的關鍵字: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讚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並刑馬作誓,傳之子孫。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
-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好行小慧」意指喜歡耍小聰明 (B)「已矣乎」,猶言「做完了」,是工作完畢,歡喜的表現 (C)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意謂知人之道,在於詳察,而不
- 關於余光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自承是藝術的「多妻(棲)主義者」,詩、散文、翻譯、小說皆所擅長(B) 詩作量多而質精 (C)詩法主張「橫的移植」,全盤自歐、美習來 (D)詩中只借取民歌、典
- 〈明妃曲〉一詩中,那二句話是作者的翻案之筆?
- 〈書憤〉一詩中,作者以那二句話來表達自己年華老大,壯志未酬和報國無門的情懷?
- 【題組】34 . 在上題的這封信後,臺灣的局勢出現了什麼變化? (A)鄭成功收復臺灣 (B)荷蘭大致控制全臺 (C)漢人反抗勢力遭到打壓 (D)臺灣收入清帝國版圖
- 下列文句中,「矜」的字義有幾種?(甲)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乙)嘉善而「矜」不能(丙)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丁)則不敢以功名自「矜」(戊) 不「矜」名節 (A)五種 (B)四種 (
- 下列文字出自林語堂〈記紐約釣魚〉,請依文意,排出正確順序:「想起漁樵之樂,中國文人畫家每常樂道,但是這漁樵之樂,甲、文人並不釣魚乙、中國不是沒有魚可釣丙、像風景畫,係自外觀之丁、惠施與莊子觀魚之樂
- 「今既有主,住亦何為?太原 李氏,真英主也。」以上文句為虬髯客慨歎: (A)無人了解,且時不我予 (B)為奪江山,英雄相爭鬥 (C)真人之興,非英雄所冀 (D)英雄豪傑,掙不脫名利。
-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是說: (A)女子為夫婿旅途安危擔憂 (B)五月易觸發人們思鄉之情,期望夫婿早歸 (C)五月江水險惡,不宜上灩澦堆遊覽 (D)期望淒切的猿啼聲,能促使夫婿早歸。
- 以下為一段古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適當的選項:「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甲、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則斧。夫仁義恩厚,乙、今諸侯王皆眾髖髀也,釋斤斧之用丙、人主之芒刃也;權勢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丁、而芒刃
- 題組:以下節錄自十七世紀時的一封信:「敬啟者:本人奉命率領有力海陸軍以和平或其他方式,接管現在閣下為其司令之雞籠島 Santisima Trinidad 要塞。依照基督教徒的習慣,開始戰端之前事先告明
- 正在閱讀《裨海紀遊》的逸凡,他發現作者郁永河曾在書中寫道:有一支名為金包里社的原住民擅長與日人及漢人做貿易,其族人知「會計」、能精打細算,且善於航海,請問此族應為以下何者? (A)巴則海族 (
-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此段詩句中少婦的心境與下列何者相似? (A)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B)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C)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
- 下列關於寓言的敘述,何者正確?(A)寓言是有所寄託的故事或文章,其寓意必定在文中表達出來(B)《老子》、《莊子》常以一個真實或虛構的故事,表達某種道理(C)先秦散文多以寓言來說理,如《孟子》、《
-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蘇軾這段話是要說明何種道理? (A)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B)現象不斷流轉,本體未曾改變 (C)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 王羲之〈蘭亭詩〉云:「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仰望碧天際,俯瞰淥水濱。寥闃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關於本詩說明,何者為是?(A)「三春」點出時間,說
- 何者正確? (A)「聖人不凝滯於物」:意近於君子不役於物 (B)「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意近於沐浴清化 (C)「受物之汶汶」:蒙受不白之冤 (D)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
- 下列詩詞,都有季節景物的描寫,若依春夏秋冬時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乙)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丙)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丁)柳稍
- 「予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闢病梅之館以貯之。」作者此句話表明何意? (A) 願為天下培育人才而奮鬥 (B)鐘鼎山林,人各有志 (C) 特立獨行,不與之同流 (D)審美觀不一,不可勉強。
- 【題組】「臺南蘇黃二姓械鬥、嘉義柳仔林等莊吳、黃二姓械鬥、麻豆社謝、方、王、李等姓互鬥;彰化西螺等地廖姓與李、鍾二姓械鬥等,發生上述異姓(宗族)間械鬥,以臺灣歷史發展應在何時? (A)康熙初年
- 關於宋代「三蘇」父子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三蘇之文出於戰國策、莊子及縱橫家之說 (B)蘇洵之文古勁簡直 (C)子瞻之文,體氣高妙;子由之文,詞理精確 (D)當時傳誦「蘇文生,吃菜根;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