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於2018年12月10日晚間於臺北病逝,此消息公布後,引起兩岸各界的嘆息。江丙坤出身南投農家,42歲外派南非,50歲回國擔任國貿局副局長,60歲接掌經濟部長,70歲任立法院副院長。曾自稱「拚命三郎」,經常身處重大事件的中心,在台灣經貿發展史、兩岸關係史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於2008年與陳雲林在北京舉辦「江陳會」,重啟兩岸中斷近10年的對話,話題從四川大地震,說到包機直航最迫切議題,卻也都各自提出雙方領導人的16字箴言,作為各自談判的最高指導原則。
5.承上題,江丙坤在涉足兩岸事務之前,不僅歷任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秘書長、國貿局局長、經濟部次長與部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更參與了國營事業民營化、世界貿易組織(WTO)入會案、六輕以及核四案等多件重大財經決策,並且於1999年連續2年代表參加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可說是中華民國經貿老臣。試問,關於台灣自戰後迄今的經貿政策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1950年代推動四年經濟建設計劃,利用美援進口的原物料及農村釋出的勞力,以發展輕工業
(B)1960年代施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故於1966年在高雄創設加工出口區,以吸引外資
(C)1970年代因應世界石油危機爆發,政府除推動十大建設以創造就業機會外,更持續發展出口產業,以賺取外匯
(D)1990年代以來,台灣的經貿發展漸面臨出口過度仰賴日本與美國的外貿危機,對此政府採取與中國簽訂ECFA,以免被世界貿易邊緣化。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