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有人說古蹟是文化財,古蹟是人類所共有,沒有國界之分。愛護臺灣古蹟的人,一定也會珍惜埃及金字塔或中國的萬里長城。臺灣的古蹟有許多源自福建或廣東,我們既見樹也要見林,參觀大陸的古蹟有利於更深一層瞭解臺灣古蹟,我常鼓勵朋友有機會到大陸時,不妨多看些唐宋古建築,可與臺灣建築相互對照印證。再有機會到日本或韓國,也不能錯過這一些著名建築,例如韓國慶州古都及日本奈良的佛寺。內行看門道,到底應如何來看古建築,從欣賞到鑑賞的境界,的確需要一些準備的功夫。如果有當地朋友作陪,即是最幸運的。行前要蒐集當地背景資料,先讀過之後,才能在現場抓住重點。將古蹟當成一本無字的書籍來閱讀,走進去體會過去人類的文明成果,是很好的教材,所以可以列入學童的課程。近年我們也提倡鄉土教育,但不能只限於課本,應該讓學童走出去,投入古蹟懷抱之中。( 節錄自李乾朗〈古蹟是一本無字的書〉)
依據上文,作者為什麼認為應該多看看大陸的古建築?
(A) 都受過相同淵源的文化啟發
(B) 都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C) 距離臺灣最近,方便參訪
(D) 容易接受彼此的移民交流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89353
統計:A(852),B(30),C(22),D(54),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