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哪一時期仍實施此土地政策?
(A)商周
(B)隋唐
(C)秦漢
(D)魏晉。
(A)商周
(B)隋唐
(C)秦漢
(D)魏晉。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 )清初臺灣大都種刺竹為城,或築木柵,就是不見土石城牆,其原因為何? (A)臺灣的地形氣候適合木材結構建築 (B)清朝剛平定臺灣,財政困窘,無力興建 (C)不築城垣,避免成為亂民堡壘 (D)初
- ( )資料一:「天未厭亂,閏位猶在,使我南都之勢,頓成瓦解之形,去年雖勝達虜一陣,偽朝未必遽肯海戰,則我之南北征馳,眷屬未免勞頓。前年(1659年) (1) 所進圖(地圖),田園萬頃,沃野千里,
- 二、題組題 (15題,每題2分,共30分。)◎自西晉至南北朝,南、北方戶籍數之比例益形懸殊,究其原因在於南方豪族多挾藏戶口,過江百姓不著戶籍,北朝則君王力圖振作,經營中原,請問:【題組】北朝君主
- 右圖為距今8萬年以來的溫度變化趨勢圖。請問新仙女木事件,應為圖上甲、乙、丙、丁哪一代號所對應的時間點? (A)甲 (B)乙 (C)丙 (D)丁。
- ( )以下節錄自十七世紀的一封信:「敬啟者:本人奉命率領有力海陸軍以和平或其他方式,接管現在閣下為其司令之雞籠島Santisima Trinidad要塞。依照基督教徒的習慣,戰端開始之前事先告明
- ※題組:下列是岩石的薄片組織,回答6-13題: 【題組】何者是中央山脈的岩石薄片組織?(A)甲 (B)乙 (C)丙 (D)丁
- 最新研究顯示,珊瑚可當作探討氣候變遷的線索,下列何者不是原因之一? (A)珊瑚對水溫的變化非常敏感 (B)珊瑚的生長是一年長一輪,可以追蹤年際氣候變化 (C)珊瑚生活在表水層,其殼體能忠實反應某
- 海岸邊產生碎浪的原因是因為 (A)風變慢 (B)海面縮小 (C)水變淺 (D)魚變多。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中洋脊為玄武岩質岩漿流出之處 (B)洋底盆地為海底地殼最深的地方 (C)靠近海溝處的海洋地殼常為沉積物最薄的地區 (D)冰島位於聚合型板塊邊界。
- 【題組】承第 13題,Y景象的顏色愈紅,則表示星體的特性為何?(A)溫度愈低 (B)亮度愈暗 (C)星等數愈小 (D)體積愈小 (E)距離愈遠
內容推薦
- ( )為什麼我們說清領時期臺灣的土地制度大體上呈現「一田二主」的特色? (A)佃戶與業主為實際上官方登記領有土地所有權的地主 (B)所謂一田二主的地主是指番社土著業者和大結首 (C)現耕佃農也和
- 已知震央距離紀錄點 9 km,若 P 波速度為 4 km / sec,S 波速度為 4 km / sec,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P波較 S 波早到 5 秒鐘 (B)P 波較
- 【題組】李白此詩表達他祈求平定哪一戰禍的願望?(A)七國之亂 (B)八王之亂 (C)黃巢之亂 (D)安史之亂。
- ◎南北朝時期有一位統治者,本身為漢化的胡人,為求胡漢融合,根據《周禮》建立官制,表示繼周而興,並實施府兵制,將漢人與胡人納入為專司作戰之團體。請問:【題組】這是哪位統治者的統治策略?(A)宇文泰
- ( )清廷征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滅反清勢力,自然不希望臺灣過於開發,重演鄭氏抗清故事,而且海峽阻隔,一旦有亂事,必然勞師動眾,耗餉費時。所以清廷領臺後自始即奉行「為防臺而治臺」的消極政策,以下何
- ( )臺灣早期的移民社會出現以下現象:「泉州人大都移居臺灣的濱海平原、漳州人移居內陸平原,而客家人則分布在丘陵與臺地。」試問此種現象應與下列何者有關? (A)優勢取代弱勢 (B)移民人口多寡 (
- 地震規模 8 的地震,其所釋出的能量約是地震規模 5 的幾倍? (A)1000 (B)3 (C)30 (D)3000 倍
- ◎唐朝末年,流民問題日益嚴重,有些成為地主土豪的佃戶,有些淪為盜賊,四處流蕩搶劫。盜賊之中財力豐厚者,利用勢力轉運貨物,變成商人集團;河南地區的盜商集團,主要是從事茶葉販賣與私鹽貿易。唐僖宗年間,河南
- 【題組】這位統治者利用上述的策略,形成哪一團體,奠定日後統一基礎? (A)關隴集團 (B)山東世族 (C)江東世族 (D)僑姓世族。
- ( )北部板橋林家靠茶葉起家,臺中霧峰林家則以樟腦為主,而大稻埕的李春生則以買辦起家,從這些臺灣的富豪來看當時社會的變化如何? (A)他們均屬於地主和郊商階級 (B)與臺灣開港通商有密切關係 (
- ( )資料一:這個文化是比較進步的聚落,生產方式都以農耕為主。居住在水邊的○○文化人,十分懂得利用水資源。貝塚內主要是烏蜆殼、少量蠔殼、鐘螺殼及川蜷殼等空殼的堆積,貝殼中並夾雜大量的獸骨,這些都
- 921 大地震造成草嶺大山崩,大量土石滑落坍塌,截斷原有的溪流形成了堰塞湖,此堰塞湖的蓄水量約與石門水庫相當。相關單位計畫另闢新水道,以化解可能帶來的危機。請問這個危機是指下列何者? (A)地質
- 如附表,某地層中若發現有菊石、三葉蟲和紡錘蟲三種化石,請問此地層應屬於哪一個地質時代? (A)奧陶紀 (B)泥盆紀 (C)二疊紀(D)白堊紀
- ◎北魏遷都洛陽後,北方邊鎮仍保有鮮卑族質樸勇勁的習俗,且官兵世代遠戍,生活上與漢化的洛陽鮮卑族有明顯的差異,北方邊鎮與首都漸變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區,產生了尖銳的對立,最後終於導致亂事。這次亂事實反映
- 第 13-14 題: 若我們將美國與臺灣的生產力以上表來表示,再根據兩國的生產力畫成生產可能線,然後兩國以 1 公斤香蕉換 1 公斤玉米的交易條件進行貿易,畫成如下圖中的生產可能線,請根據下表回答下列
- ( )下文是一份有關臺灣的奏摺:「全臺物產,餉源所繫,實以茶、鹽、樟腦為大宗。鹽釐(金)各局,臺北較多。臺南,陸路則阻大溪,水程則須泛海:公牘住返,動逾旬時,自係鞭長莫及。」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判斷
- 下列關於地震規模的敘述,何者正確? (A)距離測站愈遠,規模愈小 (B)若規模 5 比規模 4 所釋放的能量大 X倍,則規模 6 比規模 5 所釋放的能量約大 2X 倍 (C)規模 6 比規模
- 【題組】唐末這場流民大動亂影響而破壞何地區,影響唐朝國家稅賦收入甚鉅? (A)隴西地區 (B)關中地區 (C)東北地區 (D)江南地區。
- 【題組】上述的亂事尚不足顛覆魏室,但是繼之又有哪一場動亂,最終導致北魏分裂?(A)爾朱榮之亂 (B)安史之亂 (C)黃巢之亂 (D)六鎮之亂。
- 下圖上腹部超音波影像中,箭號所指假影為下列那一項所引起? (A)primary beam(B)side lobe(C)reverberation(D)ghost imaging
- ( )《臺灣省通志》中對諸羅縣大埔莊所統計的男女人口比例為256:1,請問這是何時的人口統計? (A)清康熙60年 (B)清乾隆13年 (C)清同治13年 (D)日治初期
- 海底地殼變動引起之大地震可能造成海嘯,地震波可分為 P 波與 S 波,假設 P 波波速為 5 km/s、S 波波速為 3 km/s、海嘯引發之海水平均波速為 150 m/s。發生於去年 12 月
- 【題組】結束此場流民大動亂,揭開了五代十國的序幕者為誰? (A)李克用 (B)朱全忠 (C)劉裕 (D)王仙芝。
- 【題組】北魏後來分裂為東魏與西魏,分別由哪兩位將領所掌控?(A)爾朱榮、高歡 (B)蘇綽、宇文泰 (C)高歡、宇文泰 (D)爾朱榮、宇文泰。
- ( )下表是臺灣人口總計數目(官方資料),我們應如何解讀,較為適當? (A)人口數大量增加,主要原因在於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無動亂之故 (B)人口數大量增加原因在於大陸內地人民移民之故 (C)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