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以下文字,並回答19-20 題引言:伊比鳩魯古希臘的哲學家,是快樂學派的創始人。一份伊比鳩魯式的快樂清單 艾倫․狄波頓(一)友誼伊比鳩魯注意到:在智慧幫助人們終身活得快樂的所有事情中,最重要的是擁有友誼。伊比鳩魯依戀氣味相投的伙伴,他建議人們絕對不要獨自用餐:飲用任何食物之前應仔細想想的是誰和你一同享用,而非你享用的是什麼:缺乏朋友的進食是獅子或野狼的的生活形態。除非有人注意到我們的存在,否則我們就不能算是真正存在;我們說出的話必須能讓他人瞭解,否則就沒有意義可言。被朋友包圍才能持續證實我們的自身認同,朋友的知識和對我們的關心有一種能將我們自麻木不仁的窘境中解救出來的力量。真正的朋友不會依據世俗的標準評價我們,他們感興趣的是我們,就如同理想的父母對我們的摯愛不會因為我們的外表或社會地位而有所改變,因此當我們身著舊衣或透露今年只賺進少許錢時,並不會感到不安。獲得財富的欲望不該總是被單純的理解為渴望奢華的生活,更重要的動機或許是期望能夠被人欣賞,並且被人好好對待。(二)自由伊比鳩魯和朋友們另外有個激進的創舉。為了避免替不喜歡的人工作,也為了不回應那些可能出現的羞辱言詞,他們辭掉雅典商業世界裡的工作。於是,他們在住家附近距離舊狄比隆門(Dipylon gate)外不遠處買了一片菜園,種植成排的蔬菜做為食物。他們的飲食既不奢華也不豐富卻美味營養,就如同伊比鳩魯對他的朋友門諾艾休斯(Menoeceus)所說的:「聰明人選擇最令人愉快的食物,而非最多的食物。」(三)思想很少有其他的方式比思想更能治療憂慮。當問題被寫下或是在談話中說出時,我們凸顯其本質面。藉由瞭解問題的特性,即使不能解決問題本身,至少也能消除它惱人的從屬特性,如混淆、情感轉移、驚訝等等。伊比鳩魯特別強調他和朋友們都學著分析他們對金錢、疾病、死亡與超自然的憂慮。伊比鳩魯認為,如果一個人理性的思考過死亡這件事,就能瞭解死亡背後除了被遺忘之外什麼都沒有,而且「擔憂死亡何時到來是杞人憂天」。讓自己預先因這個永遠無法經歷的狀態而擔心害怕並沒有任何意義。
19 下列文字解說有誤者為何?
(A)獲得快樂與否和自身經濟能力無關
(B)無法知足的人,永遠不會得到快樂
(C)對於生命而言,擁有友誼就是擁有財富
(D)我們求助於宗教,以這種感受作為評斷每一件美好事物的標準
19 下列文字解說有誤者為何?
(A)獲得快樂與否和自身經濟能力無關
(B)無法知足的人,永遠不會得到快樂
(C)對於生命而言,擁有友誼就是擁有財富
(D)我們求助於宗教,以這種感受作為評斷每一件美好事物的標準
參考答案
答案:D[無官方正解]
難度:簡單0.897959
統計:A(1),B(2),C(2),D(44),E(0)
內容推薦
- 13 漢語中,一個詞的意義往往跟著時代而轉變。下列選項中,前後引號的詞義解釋相同的是:(A)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B)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 「可憐」無定
- 18 東坡以淵明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無識者以「見」為「望」,不啻碔砆之與美玉。予觀樂天效淵明詩,有云:「時傾一樽酒,坐望東南山。」然則流俗之失久矣。惟韋蘇州<答長安丞裴稅>詩,有云:「採菊
- 《孟子》屬於「十三經」,應入「經部」。若依據其書的內容性質,應是屬於(A)經(B)史(C)子(D)集 部。
- 12 下列那個選項中,「 」內的字義前後相同?(A)清 操 「 厲 」 冰 雪 / 深則「 厲 」, 淺 則 揭(B)時窮節乃「見」 / 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C)「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 3 根據文意,□內最適合填上的選項依序是:(甲)猶帶著后土依依的祝福 / 在時光以外奇異的光中 / 著,一個自足的宇宙 / 飽滿而不虞腐爛,一隻仙果 / 不產在仙山,產在人間 /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
- 【題組】影響極地植物最重要的因素為何? (A)氣溫 (B)水分 (C)氣壓 (D)溼度
- 今傳本《戰國策》一書乃西漢劉向定名,北宋時曾鞏修復校訂,一名《春秋外(A)O(B)X
- 「六經」一詞始見於《莊子》天運篇,指的是「禮、樂、射、御、書、術」。(A)O(B)X
- 若春秋時代頒發「大孝獎」,請問孔門弟子誰當之無愧? (A)子游 (B)子路 (C)子騫 (D)曾參 (E)公冶長。
-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蘇俄共產黨最大的不同點是:(A)路線不同-中共走農民路線;蘇共走工人路線。(B)方式不同-中共以階級鬥爭為主;蘇共則以階級互助為主。(C)思想不同-中共以列寧思想為主;蘇共則以
內容推薦
- 《論語》與《孟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皆為門生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孔、孟本人並未參與編纂(B)前者思想主旨歸於「義」,後者繼承前者,並強調「仁」,並提「仁義」(C)篇名皆與該篇章句內容無關(
- 下列有關「史」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舉凡正史均為紀傳體(B)所有正史皆為斷代史 (C)二十五史記史朝代,未有重複者(D)《台灣通史》是唯一部記載地方史的正史。
- 秦始皇焚書,下列唯一可倖免於難的是? (A)尚書 (B)周禮 (C)詩經 (D)周易。
- 何謂「政書」? (A)大抵事關國家或遺文舊事(B)類錄書目,以指導讀書方法(C)以典章制度為主,述一制度之原委(D)以評論史事、史書為主,見其是非得失。
- 0方程式 x+y+z+u=之非負整數解有幾組? (A) (B) (C) (D) (E) 360。
- 有關五代史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有新、舊五代史之別,前者為編年體,後者為紀傳體 (B)記梁、唐、晉、漢、周五代史事 (C)歐陽脩同時參與了新、舊五代史的撰寫 (D)《新五代史》取春秋義法、
- 下列何者並非官修史書? (A)資治通鑑(B)新五代史(C)新唐書(D)明史
- 《禮記》四十九篇傳自? (A)戴德 (B)戴勝 (C)戴聖 (D)劉向。
- 【題組】第一部政書?
- 下列選項中何者屬於「孟子思想」? (A)隆禮輕利 (B)道性善 (C)尊王賤霸 (D)先富後教 (E)文以載道。
- 關於《易經》,敘述錯誤的選項是?(A)古稱《周易》,或單稱《易》(B)組成卦的最基本符號是陽爻「一」和陰爻「- -」(C)周公重為六十四卦,始於亁卦,終於未濟卦(D)孔子為其作傳,稱為《十翼》。
- 下列有關墨子或墨家的敘述,正確者為:(A)姓墨,名翟,屬春秋晚期人物,約與孔子同時(B)本為儒家之徒,後以儒家禮繁,事倍功半,遂另創墨學(C)鼓吹和平,積極救世,因以大禹治水精神為典範,要求勤儉
- 下列選項關於《資治通鑑》,敘述正確的是?(A)司馬光費時十九年獨立完成 (B)記戰國一代史事,意在接續《左傳》(C)取材廣博,嚴於取捨,以編年為體 (D)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鑑」,並親自為之作注。
- 【題組】第一部正史?
- 《史記》與《漢書》,敘述正確的是? (A)前者創通史之例,後者承之 (B) 《漢書》歷經四人之手,最後成書者為漢代的班固 (C)二者皆記有西漢一代之史事 (D)《漢書》體例大體沿用自《史記》,改「
- 下列關於《詩經》的敘述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作者多為百姓,除極少數姓名不可考,絕多數都有姓名 (B)內容分十五國風、大小雅、賦比興三類 (C)相傳詩經篇數乃孔子整理刪編而定 (D)內容蒐羅自西周
- 5~6 題為題組,閱讀後請回答 5~6: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
- 圖二是中共自成立到取得政權期間的勢力消長情形,請依圖判斷圖上各點描述,其中符合史實的是:(A) 成立到甲點,受黨內「農村路線」的成功,得到廣大農民的支持。(B)甲到乙,蔣中正的剿共,使中共勢力大
- 【題組】注本價值超越原書價值的史書?
- 有關《國語》、《左傳》、《戰國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國語》重記言,《左傳》重敘事 (B)體例同為別史 (C)三者並稱中國三大說話經典 (D)《國語》、《戰國策》記戰國史;《左傳》記春秋史
- 有關《孝經》錯誤的選項是? (A)相傳為曾子弟子所作 (B)內容專論庶人的孝道 (C)以「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統論孝之終始 (D)由唐玄宗御注。
- 【題組】下列詞語釋義,何者正確?(A)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討伐曹魏(B)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坐著等待曹魏來討伐我們(C)並日而食:和士兵一起進食休息,同甘共苦(D)兵法乘勞:
- 若要考查「安史之亂」的史料,可參考下列哪些史書?(甲)國語 (乙)舊唐書 (丙)新唐書 (丁)資治通鑑 (戊)新五代史。 (A)乙丙丁 (B)甲乙丙 (C)丙甲戊 (D)乙丁戊。
- 【題組】最晚入十三經者?
-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敘述正確的選項為? (A)性質:前者為紀傳體史書,後者為白話短篇小說 (B)作者:前者為西晉陳壽、後者為元代羅貫中 (C)內容:皆記魏、蜀、吳三國事(D)地位:前者為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