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下列有關墨子或墨家的敘述,正確者為:
(A)姓墨,名翟,屬春秋晚期人物,約與孔子同時
(B)本為儒家之徒,後以儒家禮繁,事倍功半,遂另創墨學
(C)鼓吹和平,積極救世,因以大禹治水精神為典範,要求勤儉刻苦,故門下弟子不多
(D)墨家學說昌盛時期,與道家勢均力敵、分庭抗禮,並稱「顯學」。
(A)姓墨,名翟,屬春秋晚期人物,約與孔子同時
(B)本為儒家之徒,後以儒家禮繁,事倍功半,遂另創墨學
(C)鼓吹和平,積極救世,因以大禹治水精神為典範,要求勤儉刻苦,故門下弟子不多
(D)墨家學說昌盛時期,與道家勢均力敵、分庭抗禮,並稱「顯學」。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2),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選項中何者屬於「孟子思想」? (A)隆禮輕利 (B)道性善 (C)尊王賤霸 (D)先富後教 (E)文以載道。
- 【題組】第一部政書?
- 《禮記》四十九篇傳自? (A)戴德 (B)戴勝 (C)戴聖 (D)劉向。
- 下列何者並非官修史書? (A)資治通鑑(B)新五代史(C)新唐書(D)明史
- 有關五代史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有新、舊五代史之別,前者為編年體,後者為紀傳體 (B)記梁、唐、晉、漢、周五代史事 (C)歐陽脩同時參與了新、舊五代史的撰寫 (D)《新五代史》取春秋義法、
- 0方程式 x+y+z+u=之非負整數解有幾組? (A) (B) (C) (D) (E) 360。
- 何謂「政書」? (A)大抵事關國家或遺文舊事(B)類錄書目,以指導讀書方法(C)以典章制度為主,述一制度之原委(D)以評論史事、史書為主,見其是非得失。
- 秦始皇焚書,下列唯一可倖免於難的是? (A)尚書 (B)周禮 (C)詩經 (D)周易。
- 下列有關「史」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舉凡正史均為紀傳體(B)所有正史皆為斷代史 (C)二十五史記史朝代,未有重複者(D)《台灣通史》是唯一部記載地方史的正史。
- 《論語》與《孟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皆為門生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孔、孟本人並未參與編纂(B)前者思想主旨歸於「義」,後者繼承前者,並強調「仁」,並提「仁義」(C)篇名皆與該篇章句內容無關(
內容推薦
- 【題組】第一部正史?
- 《史記》與《漢書》,敘述正確的是? (A)前者創通史之例,後者承之 (B) 《漢書》歷經四人之手,最後成書者為漢代的班固 (C)二者皆記有西漢一代之史事 (D)《漢書》體例大體沿用自《史記》,改「
- 下列關於《詩經》的敘述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作者多為百姓,除極少數姓名不可考,絕多數都有姓名 (B)內容分十五國風、大小雅、賦比興三類 (C)相傳詩經篇數乃孔子整理刪編而定 (D)內容蒐羅自西周
- 5~6 題為題組,閱讀後請回答 5~6: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
- 圖二是中共自成立到取得政權期間的勢力消長情形,請依圖判斷圖上各點描述,其中符合史實的是:(A) 成立到甲點,受黨內「農村路線」的成功,得到廣大農民的支持。(B)甲到乙,蔣中正的剿共,使中共勢力大
- 【題組】注本價值超越原書價值的史書?
- 有關《國語》、《左傳》、《戰國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國語》重記言,《左傳》重敘事 (B)體例同為別史 (C)三者並稱中國三大說話經典 (D)《國語》、《戰國策》記戰國史;《左傳》記春秋史
- 有關《孝經》錯誤的選項是? (A)相傳為曾子弟子所作 (B)內容專論庶人的孝道 (C)以「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統論孝之終始 (D)由唐玄宗御注。
- 【題組】下列詞語釋義,何者正確?(A)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討伐曹魏(B)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坐著等待曹魏來討伐我們(C)並日而食:和士兵一起進食休息,同甘共苦(D)兵法乘勞:
- 若要考查「安史之亂」的史料,可參考下列哪些史書?(甲)國語 (乙)舊唐書 (丙)新唐書 (丁)資治通鑑 (戊)新五代史。 (A)乙丙丁 (B)甲乙丙 (C)丙甲戊 (D)乙丁戊。
- 【題組】最晚入十三經者?
-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敘述正確的選項為? (A)性質:前者為紀傳體史書,後者為白話短篇小說 (B)作者:前者為西晉陳壽、後者為元代羅貫中 (C)內容:皆記魏、蜀、吳三國事(D)地位:前者為四史
- 關於《史記》的體例,配對正確的是?(A)世家─記公卿大夫及各種人物 (B)表─帝國版圖及山川地理 (C)本紀─敘帝王之事 (D)列傳─記諸侯之事。
- 墨子的言論多半質樸少文采,請據此判斷下列選項中的文句,何者為墨子所言?(A)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在邦無怨,在家無怨(B)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巧兮(C) 所以知天愛民之厚者,不
- 下列有關《尚書》的敘述,正確的有?(A)又稱《書》,乃記錄上古政事之書(B)中國最早的史書(C)有今古文之別,今傳本為秦博士伏生的版本,是為古文尚書(D)〈禹貢〉篇為中國第一部詳盡的地理書(E)東
- 【題組】十三經中文字最少者?
- 有關《水經注》,敘述正確的是? (A)北魏酈道元所著 (B)以《水經》137條水流為敘述依據 (C)為古代地理重要著作 (D)筆調樸實,狀繪山川,描寫景象,妍麗絕倫 (E)後世寫景之文,多以此書
- 【題組】32)請問:志玲嫁給乙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A)(B)(C)(D)7。____________
- 閱讀下列四則短文,選出屬於墨家觀點的選項:(A) 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 則群臣畏其
- 何謂「三通」? (A)通典 (B) 通志 (C)史通 (D)文史通義 (E)文獻通考。
- 【題組】孔子言「興、觀、群、怨」乃何書之功用?
- 肆、配合題(每題2分,共20分。)(A)詩經 (B)尚書 (C)周易 (D)周禮 (E)禮記 (AB)春秋(AC)楚辭 (AD)史記 (AE)漢書 (ABC)左傳 (ABD)孝經(ABE)爾雅 (AC
- 【題組】33)請問:志玲嫁給丙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A)(B)(C)(D)7。____________
- 關於「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A)「勸」愛的「勸」字意同於「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勸」(B) 「『惡』得不禁『惡』而勸愛」中的兩個『惡』字音義皆
- 關於「三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儀禮、禮記、小戴禮 (B)儀禮又名「士禮」,內容多記周代貴族生活 (C)禮記中之大同思想,影響了孫文先生「天下為公」的主張 (D)唐時設「吏、戶、禮、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