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下列針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文意理解,何者正確?
(A)從「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知磨難能淬鍊出堅強的意志,增強一個人的能力,即為「迎刃而解」的表現,進而點出「生於憂患」的概念
(B)「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強調「困而知之,奮發圖強」;「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強調「振聾發聵,色厲內荏」,此兩段皆為「生於憂患」的道理
(C)「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說明國內無賢人輔助,易安逸腐敗;外無強敵環伺,易鬆懈渙散,故點出「多難興邦」、「死於安樂」的道理
(D)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說明「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道理,所以也啟示我們應該要有「居安思危、好逸惡勞」的想法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