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有個童伴○1 的親戚住在壽豐鄉間,七月暑假,他家的西瓜正在大量採收,特地邀請我們去作客。他親戚開出來的作客活動,相當誘人:住農舍或西瓜田的工寮,任君選擇;一天供應五餐,連續七天;半天幫忙抱西瓜,半天游泳或釣魚;牛車或黃牛,任意坐騎;作客結束,每人奉送兩粒西瓜到家。我們不認為這和「剝削童工」有什麼關係。大夥兒去體驗一種新的生活,寓工作於娛樂,何況還可以騎牛!這些度假活動樣樣新鮮,而最讓我心動的畫面是:我戴了一頂雙頭翹的草帽,騎在一頭健壯高大的黃牛背上,甩動童軍繩,一路呀喝叫,嘹亮的吶喊,響徹原野,所有人以景仰的眼神對我行注目禮。我呢,風馳電掣○2 幾千里直到黃牛氣喘不住,眼見牠要討饒休息了,才驅駕而回,再度接受夥伴們的歡呼,就像美國西部電影那些策馬馳騁的牛仔一樣,風光哪!
抵達西瓜度假鄉村的當天下午,慷慨的主人隨即答應實現我的美夢。他派遣了他兩個騎術精湛的小兒子,和我們那一夥神色十分曖昧的夥伴(又愛又怕的德行),一齊護送我坐上牛背。
我依照計畫,頭戴草帽、手持童軍繩替代的皮鞭,才坐上牛背,忽然發覺這高度好像不對,牛毛怎麼這樣扎人!扎著兩腿內側,還扎得屁股坐不穩,幸好我處變不驚,靈機一動,問:「怎麼沒有馬鞍呢?」
主人的小兒子向我解釋,我騎的是黃牛,不是馬,騎牛是不加鞍的。
「那應該有韁繩呀!」
他們又解釋一些道理,說是駛牛車,才用牛鼻索,騎牛散步,沒人這麼用的。我愈想愈不妥當,這不跟騎馬一樣嗎?而那些騎野馬的,哪個不摔得難看!我騎牛難下,很努力地想著,要如何在安全下牛和不負觀眾期望中,找到兩全其美的說詞。
正在喘氣思索,黃牛居然全自動地開步走,而且四蹄有力,噠噠巨響,我聽見自己的慘叫和童伴們追隨歡呼,河山變色○3 之際,似乎還從半空看見自己趴在牛背上,讓受到鼓噪而奮勇向前的黃牛,直向未知的遠方。看來,牠是一頭存心要我告饒哀求,才做停步考慮的風光黃牛。
那頭黃牛是怎麼停下的,我是怎麼下來的?至今仍是一個謎(誰會無聊的去探索惡夢呢?),只記得我被眾人扶持下牛後,有人可恨的問我:「怎麼樣?感覺怎麼樣?」我強作鎮定,回說:「還好。」只說了半句,其實全句是:「還好沒摔死!」
多少世事看來都容易,而一旦身歷其境,親身去體驗,才發覺其中各有竅門,說是各有學問,也不是誇張之詞,雖然看來只是輕輕鬆鬆的騎牛兜風,也是這樣。
註: ○1 童伴:此指童年的玩伴。 ○2 風馳電掣:比喻快速。掣,音ㄔㄜˋ。○3 河山變色:原指國家面臨敗亡,此指美好的想像幻滅。(李潼牛背上的呀喝) 

6 )就作者所言,他騎牛的實際感受最適合用下列哪一成語來形容?
(A)狼狽不堪
(B)英姿煥發
(C)躊躇滿志
(D)得意忘形。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