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 上述各項政治社會運動,在總督府施行的何種政策下逐漸沉寂或無疾而終?
(A)推行放足斷髮
(B)無方針主義
(C)內地延長主義
(D)皇民化運動。
(A)推行放足斷髮
(B)無方針主義
(C)內地延長主義
(D)皇民化運動。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題組】承上題,這個組織團體出版了台灣民報,而它設立的主要目的是? (A)推翻日本天皇的君主專制 (B)要求台灣人民擁有土地所有權 (C)在台推行皇民化運動 (D)為台人傳播新知,提升台人文化
- 【題組】發行台灣民報的團體是? (A)台灣文化協會 (B)民主進步黨 (C)行政長官公署 (D)台灣民眾黨。
- 【題組】台灣的「戒嚴時期」是在? (A)西元1921~1934年 (B)民國37~80年 (C)民國36~76年 (D)民國38~76年。
- 【題組】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請願運動從西元1921年至1930年為止,並未成功 (B)蔣渭水是主要領導人之一 (C)請願運動的訴求是希望可以由台人擔任台灣
- 【題組】這長達十餘年的政治社會運動,主要是在日本統治的哪一政策時期? (A)皇民化運動 (B)內地延長主義 (C)無方針主義 (D)特別統治。
- ■請閱讀文獻,回答問題: 日治時期,台灣的知識分子以請願、集會、演講等合法的手段,推動長達十餘年的政治社會運動,希望可以制衡台灣總督的專制統治。請閱讀題目,並回答此一系列運動相關問題:【題組
- 國共內戰主要是 (A)在一次戰爭大戰結束後,二次大戰爆發前 (B)因為國共失和,爆發中國大規模內戰 (C)內戰爆發,所幸沒有影響台灣糧食價格 (D)台灣在國共內戰中,提供米糧,支援共產黨政府。
- 台灣光復節是 (A)10月25日 (B)1月1日 (C)2月28日(D) 12月25日。
- 民國36年,身為台灣人的張能和,不可能遇到哪一件事?(A)遇到二二八事件 (B)白色恐怖高峰期 (C)國民黨在台灣執行「清鄉」 (D)陳儀統治台灣。
- 台灣總統的執政順序,甲蔣經國乙馬英九丙陳水扁丁李登輝戊蔣中正己蔡英文。(A)戊甲丁丙乙己 (B)戊甲乙丁己丙 (C)甲戊丁丙乙己 (D)戊甲丁乙丙己。
內容推薦
- 【題組】這場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的活動,是在台灣下列哪個地區舉行? (A)高雄 (B)台南 (C)台中 (D)台北。
- 【題組】下列何者最符合此次遊行活動的訴求? (A)廢除死刑 (B)爭取台灣獨立 (C)爭取民主 (D)要求重新調查二二八事件。
- 張七郎,畢業於台北醫學專門學校,曾先後在基隆醫院、台北馬偕醫院服務。後來遷居花蓮鳳林開設仁壽醫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張七郎對於新來的「祖國」極表歡迎。在花蓮籌建一個高大的牌樓,上面張燈結綵…
- 【題組】根據文中所提到的「民國36年2月底台灣發生一件慘案,全台各地因此陸續發生衝突」,應是指下列那一事件? (A)美麗島事件 (B)雷震事件 (C)自由中國事件 (D)二二八事件。
- 【題組】由文中推測,下列哪一個最符合張氏父子遇難時的時空背景?(A)中日戰爭後期 (B)清鄉 (C)黨外運動盛行時期 (D)雷震事件爆發時。
- 【題組】「民國36年2月底的事件爆發」時,負責台灣政務的最高長官,是下列何人? (A)陳儀 (B)蔣中正 (C)陳誠 (D)李登輝。
- 【題組】承上題,事件發生時,實際負責執行台灣政務的最高行政單位為下列何者? (A)國民政府 (B)台灣省政府 (C)行政長官公署 (D)台灣總督府。
- 【題組】承上題,當時執政的政黨是 (A)台灣民眾黨 (B)國民黨 (C)中國民主黨 (D)民進黨。
- 宋家姐妹二姐宋慶齡嫁給孫中山,小妹宋美齡則嫁給蔣中正。請問孫中山和蔣中正是何種親屬關係? (A)姑嫂 (B)連襟 (C)妯娌 (D)甥舅
- 英國曾分別於乾隆皇帝與嘉慶皇帝在位期間,派出使節團前來中國。請問:上述使節團為首的大使分別為何人?(A)乾隆:馬加爾尼,嘉慶:阿美士德(B)乾隆:阿美士德,嘉慶:馬加爾尼(C)乾隆:馬加爾尼,嘉慶
- 英國曾分別於乾隆皇帝與嘉慶皇帝在位期間,派出使節團前來中國。【題組】承上題,當時這些使者的任務主要是改善與中國的何種關係? (A)宗藩(B)貿易(C)外交(D)文化。
- 老師要同學針對「公行」一詞作名詞解釋。請問:哪位同學的解釋是正確的? (A) (B) (C) (D)
- 詹姆士是西元18世紀的英國商人,他來到中國經商。請問:下列哪一個狀況是他會遇到的?(A)到中國北京去買賣古董 (B)與福建巡撫討論貿易事宜 (C)面見清朝皇帝,達成通商協議(D)與公行進行交易。
- 西元1840年遠東的這場戰爭,經過英國議會激烈辯論,最終以271票對262票,通過發動戰爭決議案。請問:這場戰爭為何?(A)鴉片戰爭(B)英法聯軍(C)甲午戰爭(D)中法戰爭。
- 西元1840年遠東的這場戰爭,經過英國議會激烈辯論,最終以271票對262票,通過發動戰爭決議案。【題組】承上題,請問:上述戰爭的導火線為何?(A)教案不斷(B)白銀外流(C)查禁鴉片(D)人
- 西元1844年,中美亦曾簽訂《望廈條約》,其中明訂美國可沿用中國曾與他國訂定過的條約內容。請問:這是屬於下列何種權益?(A)片面最惠國待遇(B)協定關稅(C)租界(D)領事裁判權。
- 下列哪一個趨勢圖,最足以顯示明代後期至清代道光年間,白銀在中國的流通變化?(A) (B) (C) (D)
- 清中期後,一連串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喪失了許多主權。尤其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條款的內容,使中國不能提高外來貨物的稅金,而淪為列強產品傾銷的市場?(A)租界 (B)協定關稅(C)領事裁判權(D)片面
- 西元1997年,在一場典禮中,英國查爾斯王子說:「這一重要而特殊的儀式標誌著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國統治之後,交還給中國。」請問:英國是因哪一個條約而取得香港?(A)《北京條約》(B)《天津條約
- 如欲撰寫有關清朝道光皇帝的傳記,以下蒐集的資料中,何者不適合採用? (A)派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B)面臨太平天國的叛亂(C)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D)為躲避英法聯軍而逃離北京。
- 英國是西元19世紀的強國,其國力是經貿活動的有力後盾,而在咸豐7年(西元1857年)來華經商的英國人,享有哪些特權?(甲)商船可以至長江各通商口岸(乙)到中國內地遊歷(丙)協定關稅(丁)享有領事
- 中英《南京條約》所開放的通商口岸中,下列何者不是新開放的通商口岸?(A)寧波(B)上海(C)福州(D)廣州。
- 下列清朝在不同時期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所割讓的領土中,最早割讓的是下列何地? (A)黑龍江以北(B)香港(C)烏蘇里江以東(D)九龍司。
- 英國因受到某條約的影響,得以正式在中國設立「駐華公使」,而1857年任命的額爾金伯爵則被視為首任大使。請問:上述的條約所指為何?(A)《天津條約》(B)《北京條約》(C)《璦琿條約》(D)《南京
- 19世紀中,英法組成聯軍進攻中國的藉口是什麼?(甲)英國使者晉見中國皇帝導致跪拜禮節爭議(乙)亞羅船事件(丙)法國傳教士在廣西被殺(丁)牡丹社事件(A)甲乙(B)乙丁(C)乙丙(D)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