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 這長達十餘年的政治社會運動,主要是在日本統治的哪一政策時期?
(A)皇民化運動
(B)內地延長主義
(C)無方針主義
(D)特別統治。
(A)皇民化運動
(B)內地延長主義
(C)無方針主義
(D)特別統治。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國共內戰主要是 (A)在一次戰爭大戰結束後,二次大戰爆發前 (B)因為國共失和,爆發中國大規模內戰 (C)內戰爆發,所幸沒有影響台灣糧食價格 (D)台灣在國共內戰中,提供米糧,支援共產黨政府。
- 台灣光復節是 (A)10月25日 (B)1月1日 (C)2月28日(D) 12月25日。
- 民國36年,身為台灣人的張能和,不可能遇到哪一件事?(A)遇到二二八事件 (B)白色恐怖高峰期 (C)國民黨在台灣執行「清鄉」 (D)陳儀統治台灣。
- 台灣總統的執政順序,甲蔣經國乙馬英九丙陳水扁丁李登輝戊蔣中正己蔡英文。(A)戊甲丁丙乙己 (B)戊甲乙丁己丙 (C)甲戊丁丙乙己 (D)戊甲丁乙丙己。
- 現今兩岸分裂分治的局面,始於(A)1945年 (B)1947(C)1949年 (D)1960年。
- 以下何者始於日治時期?(A)開始使用陰曆 (B)引進西方醫療制度 (C)開放地方首長民選,實施地方自治 (D)引進一天有十二個時辰的時間制。
- 「台灣省政府」及「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曾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前夕發布某文件,其中一條規定如下:「嚴禁聚眾集會罷工罷課及遊行請願等活動。」根據判斷,這份文件應該是指下列何者? (A)動員戡亂時期臨
- 以下哪項符合對台灣知識分子的敘述?甲留日知識分子學成後多留在日本,避免回台被政治社會運動拖累 乙為滿足台人日治就學需求,台灣仕紳捐錢捐地共同成立現今台灣大學的前身,培育本土在地精英 丙有志升學
- 日治時期台灣最高學府當時名稱為 (A)台灣大學 (B)台北帝國大學 (C)台灣帝國大學 (D)總督府醫學校。
- 下列漫畫,找出日治時期推動的新觀念,填入最適當的代號。: (A)養成守法習慣(B)建立現代衛生觀念(C)鼓勵放足(D)養成守時習慣。
內容推薦
- 【題組】台灣的「戒嚴時期」是在? (A)西元1921~1934年 (B)民國37~80年 (C)民國36~76年 (D)民國38~76年。
- 【題組】發行台灣民報的團體是? (A)台灣文化協會 (B)民主進步黨 (C)行政長官公署 (D)台灣民眾黨。
- 【題組】承上題,這個組織團體出版了台灣民報,而它設立的主要目的是? (A)推翻日本天皇的君主專制 (B)要求台灣人民擁有土地所有權 (C)在台推行皇民化運動 (D)為台人傳播新知,提升台人文化
- 【題組】台灣第一個合法政黨,是由哪個人所領導成立? (A)林獻堂 (B)蔣渭水 (C)陳誠 (D)雷震。
- 【題組】上述各項政治社會運動,在總督府施行的何種政策下逐漸沉寂或無疾而終? (A)推行放足斷髮 (B)無方針主義 (C)內地延長主義 (D)皇民化運動。
- 施偉的叔叔告訴他,在民國60年代,他響應某一份刊物的號召,參加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結果憲警與民眾爆發激烈衝突,事後許多黨外菁英人士以叛亂罪嫌被捕入獄。請問:【題組】施偉的叔叔所提到的刊物
- 【題組】這場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的活動,是在台灣下列哪個地區舉行? (A)高雄 (B)台南 (C)台中 (D)台北。
- 【題組】下列何者最符合此次遊行活動的訴求? (A)廢除死刑 (B)爭取台灣獨立 (C)爭取民主 (D)要求重新調查二二八事件。
- 張七郎,畢業於台北醫學專門學校,曾先後在基隆醫院、台北馬偕醫院服務。後來遷居花蓮鳳林開設仁壽醫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張七郎對於新來的「祖國」極表歡迎。在花蓮籌建一個高大的牌樓,上面張燈結綵…
- 【題組】根據文中所提到的「民國36年2月底台灣發生一件慘案,全台各地因此陸續發生衝突」,應是指下列那一事件? (A)美麗島事件 (B)雷震事件 (C)自由中國事件 (D)二二八事件。
- 【題組】由文中推測,下列哪一個最符合張氏父子遇難時的時空背景?(A)中日戰爭後期 (B)清鄉 (C)黨外運動盛行時期 (D)雷震事件爆發時。
- 【題組】「民國36年2月底的事件爆發」時,負責台灣政務的最高長官,是下列何人? (A)陳儀 (B)蔣中正 (C)陳誠 (D)李登輝。
- 【題組】承上題,事件發生時,實際負責執行台灣政務的最高行政單位為下列何者? (A)國民政府 (B)台灣省政府 (C)行政長官公署 (D)台灣總督府。
- 【題組】承上題,當時執政的政黨是 (A)台灣民眾黨 (B)國民黨 (C)中國民主黨 (D)民進黨。
- 宋家姐妹二姐宋慶齡嫁給孫中山,小妹宋美齡則嫁給蔣中正。請問孫中山和蔣中正是何種親屬關係? (A)姑嫂 (B)連襟 (C)妯娌 (D)甥舅
- 英國曾分別於乾隆皇帝與嘉慶皇帝在位期間,派出使節團前來中國。請問:上述使節團為首的大使分別為何人?(A)乾隆:馬加爾尼,嘉慶:阿美士德(B)乾隆:阿美士德,嘉慶:馬加爾尼(C)乾隆:馬加爾尼,嘉慶
- 英國曾分別於乾隆皇帝與嘉慶皇帝在位期間,派出使節團前來中國。【題組】承上題,當時這些使者的任務主要是改善與中國的何種關係? (A)宗藩(B)貿易(C)外交(D)文化。
- 老師要同學針對「公行」一詞作名詞解釋。請問:哪位同學的解釋是正確的? (A) (B) (C) (D)
- 詹姆士是西元18世紀的英國商人,他來到中國經商。請問:下列哪一個狀況是他會遇到的?(A)到中國北京去買賣古董 (B)與福建巡撫討論貿易事宜 (C)面見清朝皇帝,達成通商協議(D)與公行進行交易。
- 西元1840年遠東的這場戰爭,經過英國議會激烈辯論,最終以271票對262票,通過發動戰爭決議案。請問:這場戰爭為何?(A)鴉片戰爭(B)英法聯軍(C)甲午戰爭(D)中法戰爭。
- 西元1840年遠東的這場戰爭,經過英國議會激烈辯論,最終以271票對262票,通過發動戰爭決議案。【題組】承上題,請問:上述戰爭的導火線為何?(A)教案不斷(B)白銀外流(C)查禁鴉片(D)人
- 西元1844年,中美亦曾簽訂《望廈條約》,其中明訂美國可沿用中國曾與他國訂定過的條約內容。請問:這是屬於下列何種權益?(A)片面最惠國待遇(B)協定關稅(C)租界(D)領事裁判權。
- 下列哪一個趨勢圖,最足以顯示明代後期至清代道光年間,白銀在中國的流通變化?(A) (B) (C) (D)
- 清中期後,一連串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喪失了許多主權。尤其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條款的內容,使中國不能提高外來貨物的稅金,而淪為列強產品傾銷的市場?(A)租界 (B)協定關稅(C)領事裁判權(D)片面
- 西元1997年,在一場典禮中,英國查爾斯王子說:「這一重要而特殊的儀式標誌著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國統治之後,交還給中國。」請問:英國是因哪一個條約而取得香港?(A)《北京條約》(B)《天津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