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漢書․地理志》對各地的風俗有不少描述。這裡摘取三段與關中、巴蜀及魯地有關的記載,改成白話如下:甲:「此地離聖人之時已經久遠,人口不少,廣種桑麻,並沒有山林川澤。人民節儉愛錢,喜歡從事商業。好批評別人,並不老實,講究表面形式。但好學之心,勝過其他地區。」乙:「這裡五方雜處,風俗不純。世家講究禮節,富人經商賺錢,豪傑之士好打抱不平,有時也狼狽為奸。」丙:「文翁作太守之時,教人們讀書學律,人們不能遵守良風美俗,反而巴結權勢;司馬相如以文學美妙享有盛名,人人都想效法。」這三段文字應如何配對﹖
(A)甲─魯地、乙—關中、丙—巴蜀
(B)甲─魯地、乙─巴蜀、丙─關中
(C)甲─關中、乙—魯地、丙—巴蜀
(D)甲─關中、乙─巴蜀、丙─魯地
(A)甲─魯地、乙—關中、丙—巴蜀
(B)甲─魯地、乙─巴蜀、丙─關中
(C)甲─關中、乙—魯地、丙—巴蜀
(D)甲─關中、乙─巴蜀、丙─魯地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3),B(1),C(4),D(0),E(0)
內容推薦
- 西元1950年,韓戰爆發。台灣一位歷史學者說:「韓戰是國民黨的西安事變。」他的意思是:「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而韓戰則救了當時撤退到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我們應當如何理解這種說法﹖(A)韓戰使得中共
- 魏晉時期,吳郡、會稽等東南數郡(今寧波)的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唐初編修的《隋書․地理志》說該地:「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湊(聚集),其人君子尚禮,故風俗澄清。」南宋王象之編撰《輿
- 有一份由外國大使館轉給政府的陳情書說:「台灣此次民變,純為反對貪污官僚,要求政治改革,並無其他作用,請萬勿派兵來台,以免再激民心,並懇迅速派大員蒞台調處,則國家幸甚。」這封陳情書的時機為何﹖(A
- 表2是清康熙時期的一個財政統計。請問這個表應當如何理解?康熙十年(西元1671年)2,488,492康熙十一年18,096,850康熙十二年21,358,006康熙二十六年28,964,499康
- 史書上說:北周府兵先是從關隴地方上有財勢的人戶中召募,再從均田制下的農民中召募,於是出現「夏(漢)人半為兵」的局面。請問北周府兵的召募從「關隴豪右」轉變到「均田農民」的主要因素是什麼?(A)擴大
- 有一個時期,統治者下令組成「振興會」,奉行五大綱領,包括:貫徹皇國精神,推展教育教化,改善並振興產業,融合民族,打破陋習。希望能夠加強國民意識,以「翼扶皇運」。這應該是那一個時期的作為?(A)太
- 象棋是家喻戶曉的遊戲。先秦時期,象棋是以象牙製成,黑白各六,以後逐漸演變。現在通行的象棋「車、馬、炮」,是指井陘車、戰馬及襄陽炮。根據歷史知識判斷,這樣的演變,最早應在何時完成﹖(A)漢代(B)
- 歷史上有些時期,國家制度發生重大變化,可以稱為「大變局」。下列四個有關歷史發展的敘述中,那些可稱為國家制度發生重大變化的「大變局」?甲、商周之際,王國變為封建乙、周秦之際,封建變為郡縣丙、三國時
- 請根據圖4 所提供的訊息,判斷該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國家海岸地區的典型景觀? (A)挪威(B)紐西蘭(C)日本(D)西班牙
- 自秦至清,歷代建都地點的變遷反映出歷史發展的趨勢。下列四種敘述中,何者最為適當?(A)歷史重心從西向東移動(B)歷史重心從北向南移動(C)歷代外患從西北轉為西南(D)歷代外患從東北轉為西北
內容推薦
- 下列幾段資料在討論日據時期台灣的學校教育。請仔細閱讀,然後選出適當的選項。資料一:甲生成績優異,即將自學校畢業,父親說:「你可以進入第二中學就讀。」他聽後嚇一跳,問父親:「為什麼不是進入第一中學
- 亨利•佐治(Henry George)的主張影響中山先生對下列那個問題的思考?(A)五口通商後都市地價急遽上漲(B)因鉅額賠款而對佃農加稅(C)關稅協定阻礙中國民族工業的成長(D)領事裁判權破壞
- 下列有關16世紀歐洲歷史的敘述,何者對16世紀的中國有直接影響?(A)西班牙人在中美洲大量開採白銀,使白銀通行各地(B)英國積極生產各種布料及羊毛,運往其他國家銷售(C)紐倫堡商人利用匈牙利的銅
- 某生到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其章節包括「個人的發展」、「古典的復興」、「世界和人的發現」、「社會和節慶」等。由這些章節安排看來,此書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路易十四時代》(B)《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
- 有一個女孩子,她的許多同胞因為種族的問題被處死,不得不與家人偷偷居住在一個小閣樓裏,依靠同情他們的房東代為張羅食物,才能苟延殘喘。雖然撐過幾年,但終究沒能逃過被殺害的命運。這個故事是發生在甚麼時
- 那一個國家曾是歷史上亡國的民族,卻因共同的宗教而終能復興建國?(A)1870年的義大利(B)1871年的德意志(C)1947年的印度(D)1948年的以色列
- 唐末詩人韋莊有一首名為〈金陵圖〉的詩:「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詩人所述的「六朝」,應該是一種怎樣的氣氛?(A)宏偉的帝國,壯麗的宮殿,街道上市場裡各國
- 十九世紀末,有人說:「我國不可猶疑,與其坐等鄰邦之進步而與之共同復興東亞,不如脫離其行伍,而與西洋各文明國家共進退。對待鄰國之辦法,不必因其為鄰邦而稍有顧慮,只能按西洋人對待此類國家之辦法而對待
- 近代中國民權思想的要求起因於:(A)朝廷無法因應外患,而引發變法改革(B)不滿政權為少數統治階級控制(C)實行封建制度,階級無法流動(D)清末王權擴張,政府干預人民生活(E)儒教思想專制,人民缺
- 圖5 是王先生去年出外旅遊時所拍攝的某地風光。請判斷該圖所呈現的景觀最可能出現在哪一地區? (A)美國東南岸(B)西班牙庇里牛斯山區(C)菲律賓呂宋島(D)大洋洲社會群島
- 中山先生認為中國人民族觀念薄弱的主因,在於中國人的什麼觀念太深?(A)個人(B)會黨(C)宗族(D)地域
- 西元1910年左右,陜西臨潼地方的農民挖井取水,不數日,井水竟然枯竭。農民查看究竟時,發現井壁有一個真人大小的「怪物」,認為就是此物作祟,以致水源枯竭。於是把它吊出井外,曝曬數日後打碎。這段敘述
- 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衝突,是影響當前中東地區穩定的關鍵因素。以阿衝突是從哪一場戰爭結束以後才開始的?(A)第一次世界大戰(B)第二次世界大戰(C)六日戰爭(D)波斯灣戰爭
- 依據我國的憲法,人民享有罷免權,下列何者卻是依法不能罷免?(A)鄉公所科長(B)國中校長(C)監察委員(D)經濟部長(E)總統
- 圖4是一幅漫畫,描繪西方人眼中1960年代的世局。根據歷史知識,這幅漫畫冠上怎樣的標題最恰當? (A)阿拉伯與以色列爭執,使德國陷於兩難(B)石油危機爆發,西方工業發展受到重挫(C)美國利用以
- 西方近代的民權思想,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下列那一個國家人民的權利最先獲得保障?(A)獨立戰爭後的美國(B)光榮革命後的英國(C)大革命後的法國(D)社會主義革命後的俄國
- 一位女士回憶某一事件說:「當時全家被困在政治孤島之中,物資極度缺乏,連牛奶、衛生紙及冬天取暖用的煤,都是美軍利用飛機,搭起空中橋樑運送進來。這種生活大概持續了一年,直到蘇聯軍隊解除封鎖,情況才得
- 以下是1930年代一位領袖的演講:「我國人民必須從既無希望又無秩序的國際主義中解放出來,接受一種有意識、有步驟的狂熱民族主義的教育……。其次,應該使我國人民擺脫荒謬的議會主義,教導他們與民主的瘋
- 資料一:1928年,傅斯年先生在談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時,指出:「近代的歷史學只是史料學。……我們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則事實自然顯明了。」資料二:二十世紀初,法國一位研究古代
- 圖6 為1990年時日本對鄰近國家和世界主要地區的貿易額,請根據該圖判斷下列敘述中哪一項是正確的? (A)對歐洲共同體各國的總貿易順差量遠大於對美國的順差量(B)對「亞洲四小龍」都是出超(C)
- 實行民主立憲的國家,當民意代表引用新聞媒體的報導質詢官員的私德時,政府官員選擇與媒體對簿公堂,而不對民意代表興訟的原因何在?(A)媒體負有隱惡揚善的社會責任(B)司法會與行政一體而懲處媒體(C)
- 西元1927年7月16日,上海《字林西報》有一幅漫畫(圖3),諷刺某方勢力的大手緊緊抓住上海、壓榨上海:對煙草課以百分之五十的稅、對煤炭課以百分之十的稅、奢侈品課以百分之二點五的稅、出口課以百分
-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曾將政府與人民的關係比喻成「房屋的建造者與住屋的人」、「餐廳的廚師與食用的客人」,這些比喻與下列那些政治主張有關?(A)權能區分(B)間接民權(C)均權
- 十八世紀一位英國學者針對「圈地運動」前後的變化,指出:「過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農民,靠自己耕種土地的產品和公有地上放養的羊、家禽、豬等維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幾乎不必向市場購買。如果土地落到少數
- 一本書提到這樣的情節:「十九世紀末,一位西藏喇嘛在錫金大吉嶺的街頭行走,迎面走來了一位英國婦女,由一位英國青年護送。按照西藏的倫理,婦女應該讓路給男人,尤其是喇嘛。所以這位西藏喇嘛沒有讓開,倒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