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秋水共長天一色(節錄)         漢寶德  自江西到武漢,雖說有很多景點可看,我的目標其實只是黃鶴樓。然而此行最使我失望的也是黃鶴樓。原因無他, 只是今天的黃鶴樓,雖然蓋得十分華麗,卻與長江分家了。站在樓上,已經看不到長江,更遑論「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景象了。據說黃鶴樓新建時被遷了上千公尺,大概是因建長江大橋的緣故吧!可是自建築體看,黃鶴樓還真有架勢呢!按照樓內陳列的一連串模型,自唐至今,至少可以看到五種造型的演變。唐代的樓是二層單檐的歇山頂,到了宋代與元代,就演為重檐、十字頂了,這種屋頂已有仙山樓閣的氣派,可能是歷史上樓閣造型最美好的階段,也是我在南樓上採用的形式。不知何故,到了明代,屋頂居然改變了,放棄了十字頂,到清代,為了神化黃鶴樓的傳統,再建為三層,樓面八角形,有十二個起翹的翼角,造成飄然欲飛的印象。屋頂用攅尖頂,四面各有一歇山頂,強化仙宮的感覺。這時候,黃鶴樓的四周都是迴廊,應該頗有一番獨特的風味,不愧為「天下江山第一樓」。可惜這座樓燒掉了。在八○年代再建的時候,一方面挪了位置,另方面對清代的建築做了研究,就按清代式樣建了一座五十幾公尺高,外觀五層,實則七層的一個龐然大物。這座樓房並不難看,但新科技的建物,實在無法使人與「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的名句連上一點關係。這只是一個大模型而已。比較起來,還是漢陽方向的晴川閣要親切得多了。
24.根據上述文章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江西到武漢的景點只有黃鶴樓。 
(B)黃鶴樓在唐代時已有仙山樓閣的氣派。 
(C)清代,黃鶴樓建為三層,樓面八角形,有十二個起翹的翼角
(D)黃鶴樓於現代重建時,雖遷離原址上千公尺,但從樓上仍能遠眺長江船隻來往之美景。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