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中華民國政權在中國大陸的戰事失利之後,遷移至臺灣,因意識型態的對立及軍事的緊張衝突,政府斷然決定終止兩岸之間的往來,許多家庭因而支離破碎,分隔海峽兩岸。面臨這樣的歷史悲劇,臺灣至民國幾年才開放人民至中國大陸探親?
(A)民國 68年
(B)民國 76 年
(C)民國 80 年
(D)民國 86 年。
(A)民國 68年
(B)民國 76 年
(C)民國 80 年
(D)民國 86 年。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國民政府遷臺後致力於外交工作的推展,但卻一直有重重的阻力,使臺灣陷入外交困境。美國於何時與我國斷交,並廢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A)民國 60 年 (B)民國 62 年(C)民國 68 年
- 自從我國退出聯合國後,在中共的強力封鎖下,國際外交處境日益艱難。近年來,我國改採務實作法,以下列哪一項優勢做為突破中共外交封鎖的利器,以確保我國的國際地位?(A)悠久歷史 (B)多元文化 (C
- 國民政府遷臺後,臺灣在外交上的處境日益艱難。下列何事的發生,使臺灣的國際地位更加孤立? (A)退出聯合國 (B)宣布解嚴 (C)八二三炮戰 (D)國共內戰。
- 韓戰爆發後,美國與臺灣簽訂下列哪一條約,以加強中美間的合作關係?(A)《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B)《中美日安保條約》 (C)《臺灣關係法》 (D)《對華白皮書》。
- 中華民國遷至臺灣之後,由於國家分裂的特殊局勢,以及國際局勢的變化,因此外交政策幾經調整。民國 77年李登輝就任總統之後,當時他所採取的外交政策為下列何者? (A)武力對抗 (B)三不政策 (C
- 在美國與中華民國斷絕邦交之後,美國通過哪一文件以保持和臺灣之間的經貿及文化關係? (A)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B)解嚴令 (C)臺灣關係法 (D)六三法。
- 正宇家裡很貧窮,幸好有「阿逗仔」對臺的援助,才得以溫飽。他常常穿著上有「中美合作」字樣的麵粉袋內褲,打著赤膊跑去迎接「阿逗仔」的軍隊,快樂地撿著他們給的罐頭食品。請問:此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 民國 79 年 3 月臺灣大專生發起一次運動,並且決議本次運動的代表物為野百合,取其為臺灣固有種,又有堅毅不拔的草根性。請問:這個運動的訴求應為下列何者? (A)為二二八事件平反 (B)要求解
- 附圖為民國 73 年~78 年臺灣報紙家數統計。請問:造成臺灣報紙家數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A)國民黨改採革新保臺政策 (B)結束戒嚴(C)終止動員戡亂 (D)民進黨成為執政黨。
- 【題組】The four pictures below show how fast tigers, cats andMice can shake. From the reading, whic
內容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之後,其對臺灣的外交政策,下列何者錯誤?(A)三不政策 (B)提出三通四流(C)不放棄以武力解放臺灣 (D)一國兩制。
- 下列何者是臺灣設置用來負責處理中國事務的民間機構? (A)大陸委員會 (B)海峽交流基金會 (C)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D)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 蔣經國時期,臺灣面對中共的和平統戰,採取「三不政策」加以回應。請問:「三不政策」的內容為何?(A)不接觸、不通商、不妥協 (B)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C)不統一、不交流、不通話 (D)不通
- 在和平統戰的策略下,中共對臺灣提出「三通」的口號。下列哪些是「三通」的內容?(甲)通航(乙)通郵(丙)通話(丁)通商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 中共在「和平統戰」的策略下,採取了對臺的兩面手法。下列有關中共策略應用的敘述,何者錯誤? (A)宣布放棄以武力統一臺灣 (B)強調中共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C)提出「一國兩制」模式 (D
- 下列哪些措施,使得臺灣在民國 50年代能較其他發展中國家搶先一步取得吸引外資的有利地位? (A)高速公路便捷的交通 (B)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 (C)實施耕者有其田(D)加工出口區的設置。
- 臺灣經濟發展的階段或策略為:(甲)出口導向(乙)進口替代(丙)經濟自由化。若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應為何?(A)乙甲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 民國 60 年代,下列何人在擔任行政院院長時提出十大建設,發展臺灣的基礎建設,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A)蔣中正 (B)陳水扁 (C)蔣經國 (D)李登輝。
- 政府遷臺初期,臺灣社會上有許多大地主,此種現象在政府實行哪一政策後才有了改變? (A)解除戒嚴 (B)土地改革 (C)引進外資 (D)發展高科技工業。
- 珍珍要出國觀光,她可利用中山高速公路到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搭乘飛機。這是享受下列哪一項重大建設的成果? (A)四年經建計畫 (B)十大建設 (C)十二項建設 (D)國家建設六年計畫。
- 下列臺灣土地改革的措施,若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甲)公地放領(乙)耕者有其田(丙)三七五減租(A)乙丙甲 (B)丙甲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 民國 60 年代,許多知識分子對臺灣的發展有更多的反省,知識分子把寫作重點轉移到周遭環境,強調鄉土情感,掀起何種文學類型的盛行?(A)鄉土文學 (B)懷古文學 (C)保護環境文學 (D)教育創
- 1980 年代某一社會運動,高舉「還我正名」、「還我土地」、「還我語言」的訴求,此社會運動是由哪一族群所發起? (A)閩南族群 (B)客家族群 (C)原住民族群 (D)外省籍族群。
- 近年來,臺灣人口成長速度已逐漸緩和。臺灣哪一年齡層的人口比例有增加的趨勢? (A)老年人口 (B)幼年人口 (C)壯年人口 (D)各年齡層皆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由農業社會加速轉型為工業社會。下列何者不是臺灣的社會變遷? (A)都市化現象(B)多元社會的形成 (C)城鄉均衡發展 (D)人口變動問題。
- 戰後初期,由於政府遷臺帶來軍民,加上醫療衛生改善,人口數量增加,形成社會發展的一大負擔。政府為防止人口增加過於迅速,早期推行了什麼政策? (A)一胎化 (B)生產計畫 (C)社會福利 (D)家
- 師資培育管道開放、教科書審定制度的建立、多元入學方案的實施等教育多元化現象,均出現在何者之後?(A)臺灣光復 (B)土地改革 (C)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 (D)解嚴。
- 「1970 年代這兩次能源危機使許多中小企業倒閉,幸賴政府早已推動該項經濟建設,協助產業界度過災厄。」請問:上述的「該項經濟建設」是下列何者? (A)政府積極拓展外銷(B)全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 民國 69 年,政府所設立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是以下列哪一項產業為主力? (A)機械業 (B)電子業(C)電機業 (D)紡織業。
- 政府為解決臺灣農村長期地權不均的問題,乃在民國 40 年前後,徵收地主的土地,讓佃農取得土地所有權。這是實施下列何種措施? (A)三七五減租 (B)公地放領 (C)耕者有其田 (D)農地重畫。
- 下列何者是民國 40 年代,政府發展經濟的策略? (A)大量設立加工出口區 (B)推動貿易自由化、國際化(C)全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D)採取進口替代的策略。
- 明賦若要從臺北直接到高雄,在交通上他可能會運用到十大建設中的哪兩項建設? (A)中正國際機場、北迴鐵路 (B)中山高速公路、北迴鐵路(C)蘇澳港、中正國際機場 (D)鐵路電氣化、中山高速公路。
- 下列何者非為流動負債?(A)預收貨款(B)應收帳款貸餘(C)分期付款未實現利息收入(D)本期所得稅負債。
- f(x)=-3x-8,f (4)=?(A)-8 (B) 4(C)-20 (D) 20
- 下列哪一個函數圖形通過原點?(A) f (x)= (B) f (x)=5x (C) f (x)=- (D) f (x)=5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