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1.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2.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3.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4.,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5.之?』」【注釋】1.惡:如何 2.油然:充沛盛多的樣子 3.浡然:興起的樣子 4.人牧:治理人民的國君 5.禦:阻擋
1.文中「嗜殺人者能一之」一句,意思為何?
(A)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B)仁者無敵
(C)士可殺,不可辱
(D)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