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宜蘭蘇澳『白米社區』,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日治時期開始,日本人利用當地白色礦石『石米仔』做成水泥,也可製成肥料等產品,因此(甲)台泥的礦石加工廠與台灣肥料公司紛紛進駐,砂石車、油罐車、工廠排放廢氣,使得白米社區成為全台灣落塵量最高的地區。 (乙)1994 年行政院文建會(現稱文化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最重要的步驟就是認識自己的社區,社區居民找回了日治時期的「木屐產業」,並成立『白米社區發展協會』。1998 年,(丙)居民出錢出力買下了台肥舊員工宿舍改建為「木屐館」,社區居民利用當地的石頭與廢瓦片拼貼成馬賽克圖案裝飾木屐館(丁)開設媽媽教室,讓當地的美術老師教導社區婦女在木屐上彩繪,結合皮雕、電燒、雕刻等方式,給木屐賦予新生命。請回答 18~21 題。
18. 上文化線部分,哪些行動屬於『社區參與』?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
(C)丙丁
(D)丁。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