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某日發生一件殺警奪槍案,警方旋即逮捕一名智能障礙的男子甲。警方告知甲得保持緘默、得選任辯護人,但甲聽的不是很懂,只是一直吵著要找媽媽。警方後來將甲移送至檢察官。試問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甲若因智能障礙無法為完全陳述時,而又未經選任辯護人,檢察官應為甲指定辯護人
(B)指定辯護人乃審判中審判長的權限,故只能在檢察官起訴甲後,若甲因智能障礙無法完全陳述而又不知要選任辯護人,再由審判長為甲指定辯護人
(C)甲若因智能障礙無法完全陳述時,警方及檢察官應通知甲的法定代理人,由甲的法定代理人為甲選任辯護人
(D)甲的法定代理人在偵查中為甲所選任的辯護人必須是律師充之
(A)甲若因智能障礙無法為完全陳述時,而又未經選任辯護人,檢察官應為甲指定辯護人
(B)指定辯護人乃審判中審判長的權限,故只能在檢察官起訴甲後,若甲因智能障礙無法完全陳述而又不知要選任辯護人,再由審判長為甲指定辯護人
(C)甲若因智能障礙無法完全陳述時,警方及檢察官應通知甲的法定代理人,由甲的法定代理人為甲選任辯護人
(D)甲的法定代理人在偵查中為甲所選任的辯護人必須是律師充之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66648
統計:A(145),B(1370),C(120),D(15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羈押之延長、不服再議後之交付審判、準備程序
內容推薦
- 依司法院釋字第 388 號及第 627 號解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總統不受刑事上之訴究,為一種暫時性之程序障礙,而非總統就其犯罪行為享有實體之免責權(B)總統之刑事豁免權,不及於因他人刑事案件
- 財政部以甲欠稅為由,限制其出境。請問上開決定限制甲的何種基本權?(A)遷徙自由(B)人身自由(C)財產權(D)平等權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司法院院長任期為 8 年(B)自民國 92 年起司法院大法官不再區分屆次,任期 8 年,個別計算,並不得連任(C)司法院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審理政黨違憲解散及總統、副總統彈劾案
- 6 Yip, K.(2004)認為增強權能模式應根據社會文化而調整,並建議針對中華文化背景案主的增強權能應該:(A)包括案主及重要他人(B)強調個人權利而非個人責任(C)強調衝突而非和諧(D)強調激進
- 10 關於社會工作綜融實務(generalist practice)的敘述,何者錯誤?(A)這個觀點主張要超越傳統上,如個案、團體、與社區等單一的干預焦點和範圍(B)此說認為問題產生的關鍵在於個體,它
-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80 條第 1 項第 1 款就意圖得利與人姦、宿者,處 3 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 3 萬元以下罰鍰之規定,被宣告違憲。依司法院解釋意旨,上開法條規定何以違憲?(A)違反法律保留原則(B
- 限制人民基本權利的行政命令,雖然經法律授權,但如果超出授權的範圍,係屬牴觸下列那個憲法原則?(A)比例原則(B)信賴保護原則(C)法律保留原則(D)平等原則
- 依司法院解釋,有關於人民服兵役的義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B)兵役法第 1 條規定中華民國男子有依法服兵役之義務,違反性別平等的憲法規定(C)服兵役義務與宗教信仰自由並未
- 甲乙夫妻二人感情不睦,妻乙與丙男通姦為甲報警當場查獲,甲怒火中燒,同時同地一棒打傷乙、丙二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乙先自訴甲犯傷害罪後,丙不得告訴甲犯傷害罪(B)乙先自訴甲犯傷害罪後,丙不得自訴
- 9 某人藉為案主服務之便,以半哄半騙的方式,藉口合資炒股,侵占其部分的生活扶助金。這種專業界限不清、有害服務對象的問題,稱之為:(A)界限侵犯(B)界限跨越(C)界限重疊(D)界限移動
內容推薦
- 關於STR(short tandem repeat)之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 每個重複單元(repeat unit)長度約為20 bp(B) 美國FBI建立的DNA資料庫CODIS(Comb
- 當市場的均衡價格與數量呈反向變動,可能是來自於下列什麼因素的改變造成的?(A)供給線 (B)需求線 (C)供給彈性 (D)需求彈性
- 11 將已進入司法系統中的行為偏差少年,安置在如寄養家庭或中途之家等社區內的機構中,由機構提供全天候的照顧,並視其特性提供就學、就業等輔導措施。這種司法社工的處遇方式,稱之為:(A)更生人認輔制度(B
- 司法警察官甲,某日下班回家時因兒子感冒,遂帶兒子至附近診所看病,適逢通緝犯乙亦帶家人至該診所診療,甲立即將乙逮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甲得逕行搜索乙宅(B)甲得逕行搜索乙之身體(C)甲得逕行搜索
- 關於現行立法委員的選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選舉方式係採行所謂「單一選區兩票制」,一票選候選人,一票選政黨(B)選舉的名額中有所謂「全國不分區代表」,其產生即依「政黨票」得票的比例計算其名額(C)
- 2 某實務工作者試圖為一位深受壞脾氣所苦的案主進行處遇。最後「改變不切實際的期待、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對話、加強問題解決和對策抉擇能力、與加強自我控制與管理」成為她處遇的目標。請問,她傾向使用那種社會工作
- 12 在家暴案件中,「避免過度認同或相信案主,視案主為與自己同一陣線的人,而把案主配偶當成敵人」。這項敘述是對社會工作者專業倫理中的那種責任提醒?(A)對案主的倫理責任(B)對同僚的倫理責任(C)對機
- 7 Payne(2005)指出知識如何成為社會工作理論基礎的觀點主要有四種,其中認為知識及對於世界的瞭解是來自於人們的社會互動是那一種觀點的看法?(A)社會建構觀點(Social constructi
- 3 「功能、障礙與健康國際分類系統(簡稱ICF)」,主要是基於何種觀點,將障礙視為所有人都有可能在生命歷程中經驗到的生命過程?(A)特殊主義(B)普同主義(C)人本主義(D)菁英主義
- 13 案主告訴社工,表示他想殺了他的前任女友。經社工評估後,發現這並不是玩笑話,隨即聯繫警方保護這位可能有危險的女孩。這是依據Lowenberg與 Dolgoff那項倫理抉擇原則而來的行為?(A)最大
- 法院於審判中訊問被告甲後,認其犯罪嫌疑重大,有逃亡之虞,且有羈押之必要,裁定羈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於偵查中及審判中,檢察官皆得為甲向法院聲請具保停止羈押(B)甲、辯護人及得為甲輔佐之人得隨時
- 14 人不受潛意識所控制,也非全受環境所左右。人有心靈和意志、是自主、理性和有問題解決能力的。之所以產生問題並非個人心理疾病所致,而是能力暫時受限的緣故。以上所述,是那個理論取向的主要觀點?(A)精神
- 甲犯最重本刑為 7 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第一審受命法官行準備程序時,被告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法院告知行簡式審判程序之旨,被告無異議後,裁定行簡式審判程序,並以共同被告乙在偵查中之自白為補強證據,諭
- 15 一位帶有濃重鄉音的老榮民被轉介給你,你馬上不喜歡他,因他讓你想起自己小時候被附近退伍老兵性騷擾的經驗,你該如何處理此種狀況?(A)忽略自己的感覺,繼續接案(B)與案主分享自己的感覺(C)接納自己
- 16 某位每天為生活擔心而陷入憂鬱的低收入婦女,前來求助。社會工作者有別於其他專業人員,既重視解決她內在的心理問題;也看重改善導致上述的環境。這種個人與環境並重的觀點來自於何種立場:(A)精神病理取向
- 20 首開機關式及家庭式社會工作先河,將貧民救濟區分院內救濟(indoor relief)與院外救濟(outdoor relief)之英國法令為:(A)濟貧法(B)新濟貧法(C)國民扶助法(D)社會保
- 妻甲夫乙素不睦,甲懷疑乙有外遇,長期跟蹤乙,果然發現乙與丙同進出賓館,並錄得乙丙之曖昧對話,甲乃對乙丙提出通姦罪之自訴,法院對此二自訴案之處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對乙自訴不合法,法院應為不受
- 甲涉嫌業務過失致死罪,在偵查中,檢察官選任乙擔任鑑定人,在偵查庭開庭前一天,檢察官才對乙送達傳票,其記載乙是本案的鑑定人、乙的姓名、性別、住所等訊息、擔任鑑定人的案由、應該報到的時間、前往地方法院檢察
- 23 以ABC-X家庭壓力模式為基礎,進行家庭壓力評估時,以下那一項不是社工員必須關注的焦點?(A)家庭壓力源(B)家庭處理事件時的資源(C)家庭對事件的認知(D)家庭生活品質
- 警察於夜間逮捕某起放火罪之犯罪嫌疑人甲後,將其解送至警察局。於警察局中,警察問甲:「那幾間房子是不是你燒的?」甲因而坦承犯有放火的相關罪行。關於甲之陳述有無證據能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之陳述
- 21 依社會工作師法之規定,社工師出租或出借給他人使用社工師證照,租借證照使用者將處罰鍰:(A)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B)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C)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D)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
- 檢察官甲參與被告乙貪污案件之偵查,偵查尚未終結,甲即轉任為地方法院法官,嗣後,乙之該案件起訴於該法院,並分案於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毋庸自行迴避(B)乙不得聲請甲迴避(C)甲曾執行檢察官之職
- 30 目前對於少數族群的處遇採取跨文化的觀點,以培養跨文化者為目標,在作法上何者不適當?(A)提供跨文化的通譯者、中介者和角色模範(B)鼓勵案主縮小外表長相與主流群體的差異程度(C)對於不同情境的合宜
- 24 目前國內對於兒少保個案多採行家庭維繫的服務模式,是因為我國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隱含下列那一種的意識形態?(A)自由放任主義及父權制(B)維護親權與家長權利(C)國家干涉主義及兒童保護(D
- 甲女遭乙男性侵,偵查後,乙男遭起訴。審判中,甲女指出乙男身體隱私部位有龍形刺青,惟乙矢口否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法官得為檢查身體之處分,親自勘驗乙男身上是否有如甲女所稱之刺青(B)基於不自證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