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五、閱讀測驗(每題2分,共14分) 甲李家同教授曾說:「閱讀應該是不受任何的限制,是隨興自在地看自己想看的書。」因此,要開啟閱讀之門,不妨先從最感興趣的書籍著手,有興趣自然就有深入研讀的動力,接著再培養多面向的閱讀習慣。然而面對琳瑯滿目不同類型的書籍,該如何閱讀呢?以下提供幾個要領,讓我們更容易深入了解一本書: (一)快速瀏覽全書提示性的文字:包括封面、封底、序言、導讀、目錄等通常都是用來協助讀者理解此書,讀完就可知道此書的類型、主題及內容架構。 (二)從有興趣的章節入手:有些書籍未必要從頭開始閱讀,可以先挑選吸引自己的章節讀起。若遇到脈絡連貫的書籍時,不妨先快速瀏覽,只要知道書中各章節的重點及核心概念即可,毋須鑽牛角尖停滯在不懂的地方,以免減損閱讀興趣。 (三)重點畫記與疑難解決:閱讀內文時,可將關鍵字句、重點標示出來。若遇到疑難處,可利用工具書及網站查詢,或請教師長、同學以解決疑惑。 (四)掌握內容主旨:從標示的重點整理出篇章或書籍的摘要,有時還可用結構表或圖像來呈現內容的脈絡或層次,進而了解全書的核心概念。 (五)體悟與反思:閱讀完一本書後,可以先靜下來回想全書的內容要點,用心體悟,進而從中增長知識或得到啟發。但有時對書中的某些內容也要加以反思或質疑,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六)閱讀分享與運用:閱讀後,若能用自己的話語表達讀後感或體悟,透過分享與討論激盪出不同的火花,更可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此外,也可摘錄整理書中不錯的觀點、事例、佳句,既能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也能作為人生的箴言。1.按照上文關於閱讀要領的陳述,下列說明何者完全正確?
(A)書籍皆須從頭開始閱讀,遇著不懂的地方,要立即主動去尋求解答。
(B)封面、封底和目錄等提示性的文字可以協助讀者理解書籍的類型、主題或架構。
(C)開啟閱讀之門,需要先從最不常接觸的類別開始閱讀。
(D)閱讀可使我們增廣見聞,畫重點可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