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戰國初期,傳統社會組織解體。魏國李悝(或李克)首倡「盡地力之教」,實施平抑米價的平糴法,以免穀賤傷農;同時制定《法經》六篇,以為「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故以盜法為《法經》首篇。關於上述記載,下列各項解釋何者較適當?
(A) 盜賊現象的普遍出現,反映出戰國時期國家權力的衰弱
(B) 農民失去氏族保護,當生產失調、生計無著,成為盜賊
(C) 李悝努力地維護封建秩序,因而誇大盜賊問題的嚴重性
(D) 李悝盡地力之教,強迫農民生產,引起農民反對而為盜賊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32653
統計:A(11),B(31),C(3),D(4),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