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外國船舶通過位於非洲坦桑尼亞大陸與奔巴島之間的國際海峽時,係基於何種制度?
(A) 無害通過制度
(B) 不得停止無害通過制度
(C) 過境通行制度
(D) 不得停止過境通行制度
(A) 無害通過制度
(B) 不得停止無害通過制度
(C) 過境通行制度
(D) 不得停止過境通行制度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我國公布在「釣魚台列嶼」所主張的基線,何者正確?(A) 以沿岸低潮線作為基線(B) 以沿岸高潮線作為基線(C) 由二條直線基線及一條正常基線混合構成(D) 由一條直線基線及二條正常基線混合構成
- 依《海洋污染防治法》規定,環保主管機關對轄區內海洋污染行為,視而不見怠於執行職務,環保團體得以該主管機關為被告,向行政法院提出何種行政訴訟?(A) 撤銷之訴(B) 課予義務之訴(C) 確認之訴(D
- 我國最近公告修正之領海基線,係於何一時間?(A)民國68年(B) 民國78年(C) 民國88年(D) 民國98年
- 海巡人員甲駕駛租來之漁船偽裝漁民,發現疑似走私毒品的目標船舶,欲登檢時,船長乙抗拒檢查並加速逃逸,眼看乙將逃走,甲使用槍械對乙掃射,卻波及附近作業中之漁船船長丙,結果造成乙、丙二人均當場死亡。依《
- 地震後,某甲有一建築物被主管機關認定為危險建築物,第一次通知限三個月內自行拆除。屆期前將有颱風來襲,主管機關第二次以斷水斷電手段迫其七天內拆除。不久隔壁發生火災,該建築物有延燒及倒塌之虞,主管機關
- 依據海岸巡防署與海關間所訂之協調聯繫辦法,兩機關間依法請求協助,無法獲致協議時,應由何種方式解決之?(A) 由海巡機關與關稅總局協商(B) 由海巡署與財政部協商(C) 由司法機關透過解釋裁定之(D
- 依《海岸巡防法》規定,與海岸巡防機關訂有協調聯繫辦法的機關,何者屬之?(A) 國家安全局(B) 法務部(C) 經濟部(D)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依《海岸巡防法》規定,為執行任務,必要時得使用武力,但武力之使用以阻止繼續行駛為目的。此規定與下列何法律規定相同?(A) 海關緝私條例(B) 行政執行法(C) 海洋污染防治法(D) 國家安全法
- 依《海岸巡防法》規定,海巡人員之司法警察專長訓練辦法係由何機關訂定?(A) 法務部(B) 海巡署(C) 司法院(D) 行政院
- 下列「」中的詞語,何者解釋正確?(A)「悠悠」故難量:渺遠無盡的樣子 (B)「水到渠成」:比喻條件齊備,事情自然成功(C)蹲地上「少」休:短缺、不足 (D)「汗馬功勞」:比喻僅付出一點努力便有所成
內容推薦
-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若A國船舶航行公海時懸掛B國旗幟,發現迎面B國公務船時,即改懸掛C國旗幟。A國船舶之法律地位為何?(A) 仍為A國籍船舶,該公務船不得登檢(B) 視同B國籍
- 第一個明白主張大陸架屬沿海國所有,係何一宣言?(A)華盛頓宣言(B)里約宣言(C)杜魯門宣言(D)巴黎宣言
- 1921年《大熊號案》(The Bear Case)中,確認公務船舶在公海對非本國籍船舶執法的法律效果,何者屬之?(A) 在公海上應由船旗國的公務船舶實施登檢,所有他國公務船舶的登檢行為均屬違法
- 1958年《領海及鄰接區公約》與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鄰接區(毗連區)之敘述,何者正確?(A) 在前者中,未明定該區相向或相鄰國家間的劃界方式(B) 在後者中,明定該區以中央線作為相向
- 國際法院大陸礁層劃界的案例中,第一個涉及國際習慣法案例為何一判決?(A)《北海大陸礁層案》(B)《英法大陸礁層仲裁案》(C)《愛琴海大陸礁層案》(D)《突尼西亞/利比亞大陸礁層案》
- 聯合國為保護世界海洋生物多樣性而採一連串的行動,其中包括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魚撈的國際行動計畫,即採取「IPOA of IUU」的養護管理作為。此「IUU」為哪三個英語字母的縮寫?(A) Ill
- 關於《漁船船員訓練、發證及當值國際公約》(STCW-F公約)之敘述,何者正確?(A) 該公約1978年通過,2012年正式生效(B) 該公約1978年通過,1995年正式生效(C) 該公約199
- 依《外國船舶無害通過中華民國領海管理辦法》規定,外國籍船舶非無害通過我國領海時,明定由海岸巡防機關執行之事項,何者屬之?(A) 管理非法廣播行為(B) 公告地形水文變化(C) 取締非法科學研究(
-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與《海岸巡防機關處理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80條之1案件裁罰基準》之關係,何者正確?(A) 後者是依據前者所訂定之行政命令(B) 後者是前者授
- 行政機關間得依法規將其職權委託他機關執行之,下列與海岸巡防機關相關事宜,何者屬之?(A) 中央警察大學代訓水上警察學系二年制技術系學生(B) 國防部代訓海巡署軍職人員(C) 海巡機關執行南沙地區
- 以「七星岩」為中心,25公里為半徑畫一圓,其中所包括的水域,何者屬之?(A) 鄰接區 (B) 緝私水域(C) 禁止水域 (D) 專屬經濟海域(E) 公海
- 大陸漁船船長甲為營利,協助大陸人民乙偷渡來台工作。乙因從事性交易時,被警察人員臨檢勤務查獲。試問對甲及乙的處置,何者正確?(A) 甲以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人民關係條例》處罰之(B) 甲以違反《入
- 依《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規定,我國在專屬經濟海域內具有「主權權利」者,下列何者屬之?(A) 海洋科學研究 (B) 海洋環境保護(C) 人工島嶼建造 (D) 海洋風力發電(E) 生物
- 關於「行政救濟」之敘述,何者正確?(A) 我國籍船舶因涉及走私,不服海關之處分,應向財政部提出訴願(B) 我國籍船舶因涉及走私,不服海關之處分,應向法院提出訴訟(C) 外國籍船舶因排放污水,不服
- 關於東沙地區「領海」與「禁止水域」之敘述,何者正確?(A) 兩者向海一側之外界線相同(B) 兩者之管制事項相同(C) 兩者之實際寬度相同(D) 前者以混合基線,後者以正常基線為基準(E) 前者以
- 關於《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之敘述,何者正確?(A) 現行已公告《中華民國第一批專屬經濟海域外界線》(B) 現行已公告修正《中華民國第一批專屬經濟海域外界線》(C) 現行已公告《中華
- 有大陸船舶欲走私越南生產之稻米2千公斤進入金門,在距離金門海岸1千公尺處為巡防人員登檢查獲。就上述情形,何者正確?(A) 該走私行為,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B) 該走私行為,違
- 關於國際海峽之通行問題,從其發展歷史觀察,何者正確?(A) 1930年「海牙國際法編纂會議」已對國際海峽下定義(B) 1949年的國際海峽定義除公海與公海之水道外,也包括連接公海與一國領海之水道
-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關於沿海國在毗連區內之權利,何者正確?(A) 沿海國對毗連區內,欲走私進入該國領海之外國船舶具有執行管轄權(B) 沿海國對毗連區內,從該國領海走私離開之外國
-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關於「島嶼」之規定,何者正確?(A) 構成島嶼條件:陸地區域四面均環水(B) 構成島嶼條件:高潮時陸地區域仍高於水平面(C) 構成島嶼條件:陸地區域僅在低潮
-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海盜發生的地點,限於任何國家管轄範圍以外的地方,何者屬之?(A) 沿海國之領海 (B) 沿海國之毗連區(C) 沿海國之專屬經濟區(D) 沿海國之大陸架(E)
- 關於沿海國的緊追權,何者正確?(A) 1930年「海牙國際法編纂會議」,予以明文規定(B) 1958年《公海公約》,予以明文規定(C)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予以明文規定(D) 沿海國
- 1958年《公海公約》與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關於「公海」之敘述,何者正確?(A) 兩者規定的公海範圍,前者大於後者(B) 兩者規定的公海範圍,後者大於前者(C) 兩者規定的公海範圍
-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沿海國對其管轄海域內生物資源的養護管理,何者正確?(A) 沿海國得登檢、逮捕專屬經濟區內違法捕魚行為之外國船舶(B) 沿海國為確保訴訟程序進行,對違法被逮捕
-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關於強調各國應盡最大可能進行合作,制止公海中發生之行為,何者屬之?(A) 禁止販運奴隸 (B) 制止海盜行為(C) 非法販運精神調理物質(D) 制止公海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