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沿襲清廷行政區劃,幾經調整,最終確定為五州三廳,其中的三廳不包括下列何者?
(A)花蓮廳
(B)臺東廳
(C)澎湖廳
(D)臺南廳。
(A)花蓮廳
(B)臺東廳
(C)澎湖廳
(D)臺南廳。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2),B(0),C(0),D(0),E(0)
內容推薦
- ( )如圖,在20℃時,志俊泡了甲、乙兩杯鹽水,結果發現甲杯比乙杯還鹹,於是把甲、乙兩杯加在一起,得到丙杯,但發現丙杯中仍有少部分未溶解的鹽。請問甲、乙、丙之濃度大小為何?(A)甲>丙>乙 (
- 某弱酸 HA 的解離常數為 0×10-6,今將 0.1 莫耳的 NaA 固體加入 0 M 的 HA 溶液 1 L 中, 假設不考慮溶液體積變化,試問所得溶液之 pH 值約為多少(5 分)?
- 附圖是某一天陽光照射地表的情形,甲、乙、丙、丁是同一經度上的四個地點,請問當天正午時(如圖所示),地表各處日照的時間長短為何?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乙>丁>甲
- 【題組】下列何種方法可以得知此溶液是否具導電性? (A)觀察兩電極棒間的距離是否越來越近 (B) 觀察兩電極棒是否漸漸變為透明 (C)觀察溶液量是否越來越多 (D) 觀察電極棒附近是否有氣泡產生
- ( )下列哪一個敘述不會有誤差? (A)二年級的學生中有123人近視 (B)書桌長度為80公分 (C)今日氣溫為21℃ (D)昨日降雨量為12毫米。
- ( )明明用最小刻度為公分的直尺測得手掌長度為17公分時,他應該如何記錄? (A)17公分 (B)0公分 (C)00公分 (D)000公分。
- 【題組】(3)另取 10 g 該物質於相同壓力下,由 30 ℃加熱至 50 ℃所需總熱量為多少 cal?(4 分)
- 加熱樟腦丸、乾冰、碘,發現此三種固體物質會直接變成氣體,試問由「固體直接變成氣體」的現象稱之為何? (A)昇華 (B)熔化 (C)蒸發 (D)汽化。
- 將質量相同、初溫皆為200C的鐵球、鋁球、鉛球投入上圖(1-1)正在沸騰的甲物質中,【題組】何者溫度上升較快? (A)鐵球 (B)鋁球 (C)鉛球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 ( )小安、小緯、小穎三人利用直尺測量書桌的寬度,測量結果為:小安05公分、小緯95公分、小穎00公分,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直尺的最小刻度為0.01公分 (B)三人測量
內容推薦
- 三、下面各小題分別獨立:(二)陽光公司於 2010 年 10 月 8 日利用閒置資金購買下列三種股票進行投資,相關資料如下:陽光公司係採曆年制,除前述三投資外,並未再進行其他投資。所投資之 A 公司普
- 16歲男性最近半年常有palpitation來門診求診,血壓:120/70 mmHg,心跳每分鐘90下,心跳不規則,沒有心雜音,心電圖如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Intravenous a
- ( )冬天說話時口中會冒出白煙的原因與下列何者相同? (A)水燒開時茶壺口冒出的白煙 (B)抽煙時吐出的白煙 (C)燃燒稻草產生的白煙 (D)鞭炮爆炸時冒出的白煙。
- 取等莫耳數的兩種酸HA、HB,分別加水配成等體積的甲、乙二溶液,HA、HB解離後的示意圖如下,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HA屬於強酸,HB屬於弱酸 (B)溶液的H+濃度:甲=乙 (C)溶液的pH值
- 【題組】( )地理大發現促使歐洲在近代世界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對歐洲以外的地區也重大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將美洲的作物傳到歐亞地區,適時紓緩了飢荒問題,也加速了世界人口的成長(B)將
- 在 14 g 的 KIO3 配成的溶液中加入過量 KI,所產生的 I2 以未知濃度的 Na2S2O3 滴定,達到 滴定終點時共耗用 120 mL。 (K=I=Na=S=32
- ( )青藏鐵路開通後,使西藏的經濟加速發展,在軍事上,西藏鄰近印度、尼泊爾、不丹與緬甸,也直接影響中國與哪一地區的戰略形勢? (A)中亞 (B)東北亞 (C)西亞 (D)南亞。
- ( )下列何種現象屬於物理變化? (A)鐵釘放置一段時間後質量增加,而且顏色改變(B)鞭炮點火後爆炸 (C)過期的牛奶變酸,且有氣泡產生 (D) 冰箱的門沒關好,裡面的冰融化了 。
- 以下是某部電影的介紹與海報: 一位英勇的騎士,忠誠服從領主的權威,卻與領主仇家的女兒發生一段浪漫的愛情,最後在東征異教徒的聖戰中殉難。試回答第26-30題:【題組】( )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
- 【題組】( )阿坤去圖書館借了一本關於「新教」理論的書籍,當中看到一句結論:「『資本主義』的精神是的副產品,從而導致工商業者的歡迎。」請問:最可能的答案為何? (A)英國國教派 (
- 使用 presspull 指令,可以按拉下列何種線條?(A)僅 line (B)僅 pline (C)僅 spline (D)以上皆是
- ( )青藏鐵路的通車為西藏的發展帶來經濟發展的機會,但也為西藏帶來一些潛在的危機,下列哪一項危機是當前最可能發生的? (A)氣候異常明顯 (B)文化保存不易 (C)人力資源缺乏 (D)教育水準低
- ( )有關擴散現象,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擴散是溶質在溶液中不停運動的現象 (B)粒子均勻分布於水中時即停止運動 (C)擴散是溶質由濃度高往濃度低處運動的現象 (D)由於粒子擴散,最終使
- 酸鹼反應中陰離子與陽離子的濃度會隨反應的進行而變化,故酸鹼反應可藉由量測其導電度(電導度)進行監測。若將 0 MNaOH水溶液,慢慢加入 1 L 的 0 MHCl水溶液,以NaOH的體積
- 明代後期,耶穌會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利用西方知識作為傳教手段,開拓了中國士人的視野。試回答第24-25題:【題組】( )這些傳教士自歐洲來華的主要背景為何?(A)受啟蒙運動影響,主動傳播科技
- 如左圖所示,欲將其圖形改變成如 所示,應使用下列何者?(A)交集 (B)聯集 (C)差集 (D)以上皆是
- ( )中國推動四大重點工程專案中的「西氣東輸」工程,是將西部生產的天然氣東輸至哪一個地區? (A)黃土高原 (B)東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長江三角洲。
- ( )同溫下,甲、乙兩相同的燒杯各盛水50毫升,今在甲燒杯內放入食鹽20公克,在乙燒杯內放入食鹽25公克,分別充分攪拌後,杯內皆有食鹽晶體殘留,則兩杯水溶液的濃度大小關係為何? (A)甲=乙
- 課堂上老師請同學就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報告,下列附表是某位同學的報告重點。請問:根據內容判斷,他應是以下列何者為報告主題? (A)國際分工 (B)全球化 (C)永續發展 (D)區域分工。
- 【題組】( )傳教士「利瑪竇」被耶穌會派任到中國來傳教後,即與明朝士人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作為人際交流與傳教的手段。請問:下列關於利瑪竇所屬的宗教,何者敘述正確? (A)認為信徒努力工作
- ( )青藏高原的氣候變化極為獨特,有時可見午間艷陽高照,下午大雪紛飛的情形,有「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之稱。造成此一氣候特色的主因為何? (A)緯度高 (B)地勢高 (C)距海近 (D)風力
- ( )在20℃時,食鹽的溶解度為36公克∕100公克水。同溫下,在50公克水中加入17公克食鹽,則此溶液為下列何者? (A)未飽和溶液 (B)飽和溶液 (C)過飽和溶液 (D)無法判斷。
- ( )下列何者屬於混合物? (A)蔗糖 (B)空氣 (C)蒸餾水 (D)氧氣。
- ( )西藏人偉成參加中國文化協會舉辦的傳統家庭互訪活動,百吉在下列哪一個地區的家庭可以發現與自己相同的傳統宗教信仰? (A)上海 (B)四川 (C)新疆 (D)內蒙古。
- ( )某違規酒後開車的駕駛,喝了2000毫升酒精濃度5%的啤酒。警察臨檢時,請他對著酒精濃度測試器呼氣。酒測結果,酒精濃度超過標準值,於是警察開單告發並當場吊扣汽車。請問此駕駛總共喝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