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明代後期,耶穌會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利用西方知識作為傳教手段,開拓了中國士人的視野。試回答第24-25題:
24.( )這些傳教士自歐洲來華的主要背景為何?
(A)受啟蒙運動影響,主動傳播科技
(B)面對新教的挑戰,積極推廣舊教
(C)至聖地朝拜受阻,爭取盟國協助
(D)挾社會主義勢力,擴張傳教據點。
24.( )這些傳教士自歐洲來華的主要背景為何?
(A)受啟蒙運動影響,主動傳播科技
(B)面對新教的挑戰,積極推廣舊教
(C)至聖地朝拜受阻,爭取盟國協助
(D)挾社會主義勢力,擴張傳教據點。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 )有關擴散現象,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擴散是溶質在溶液中不停運動的現象 (B)粒子均勻分布於水中時即停止運動 (C)擴散是溶質由濃度高往濃度低處運動的現象 (D)由於粒子擴散,最終使
- ( )青藏鐵路的通車為西藏的發展帶來經濟發展的機會,但也為西藏帶來一些潛在的危機,下列哪一項危機是當前最可能發生的? (A)氣候異常明顯 (B)文化保存不易 (C)人力資源缺乏 (D)教育水準低
- 使用 presspull 指令,可以按拉下列何種線條?(A)僅 line (B)僅 pline (C)僅 spline (D)以上皆是
- 【題組】( )阿坤去圖書館借了一本關於「新教」理論的書籍,當中看到一句結論:「『資本主義』的精神是的副產品,從而導致工商業者的歡迎。」請問:最可能的答案為何? (A)英國國教派 (
- 以下是某部電影的介紹與海報: 一位英勇的騎士,忠誠服從領主的權威,卻與領主仇家的女兒發生一段浪漫的愛情,最後在東征異教徒的聖戰中殉難。試回答第26-30題:【題組】( )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
- ( )下列何種現象屬於物理變化? (A)鐵釘放置一段時間後質量增加,而且顏色改變(B)鞭炮點火後爆炸 (C)過期的牛奶變酸,且有氣泡產生 (D) 冰箱的門沒關好,裡面的冰融化了 。
- ( )青藏鐵路開通後,使西藏的經濟加速發展,在軍事上,西藏鄰近印度、尼泊爾、不丹與緬甸,也直接影響中國與哪一地區的戰略形勢? (A)中亞 (B)東北亞 (C)西亞 (D)南亞。
- 在 14 g 的 KIO3 配成的溶液中加入過量 KI,所產生的 I2 以未知濃度的 Na2S2O3 滴定,達到 滴定終點時共耗用 120 mL。 (K=I=Na=S=32
- 【題組】( )地理大發現促使歐洲在近代世界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對歐洲以外的地區也重大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將美洲的作物傳到歐亞地區,適時紓緩了飢荒問題,也加速了世界人口的成長(B)將
- 取等莫耳數的兩種酸HA、HB,分別加水配成等體積的甲、乙二溶液,HA、HB解離後的示意圖如下,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HA屬於強酸,HB屬於弱酸 (B)溶液的H+濃度:甲=乙 (C)溶液的pH值
內容推薦
- ( )中國推動四大重點工程專案中的「西氣東輸」工程,是將西部生產的天然氣東輸至哪一個地區? (A)黃土高原 (B)東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長江三角洲。
- ( )同溫下,甲、乙兩相同的燒杯各盛水50毫升,今在甲燒杯內放入食鹽20公克,在乙燒杯內放入食鹽25公克,分別充分攪拌後,杯內皆有食鹽晶體殘留,則兩杯水溶液的濃度大小關係為何? (A)甲=乙
- 課堂上老師請同學就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報告,下列附表是某位同學的報告重點。請問:根據內容判斷,他應是以下列何者為報告主題? (A)國際分工 (B)全球化 (C)永續發展 (D)區域分工。
- 【題組】( )傳教士「利瑪竇」被耶穌會派任到中國來傳教後,即與明朝士人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作為人際交流與傳教的手段。請問:下列關於利瑪竇所屬的宗教,何者敘述正確? (A)認為信徒努力工作
- ( )青藏高原的氣候變化極為獨特,有時可見午間艷陽高照,下午大雪紛飛的情形,有「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之稱。造成此一氣候特色的主因為何? (A)緯度高 (B)地勢高 (C)距海近 (D)風力
- ( )在20℃時,食鹽的溶解度為36公克∕100公克水。同溫下,在50公克水中加入17公克食鹽,則此溶液為下列何者? (A)未飽和溶液 (B)飽和溶液 (C)過飽和溶液 (D)無法判斷。
- ( )下列何者屬於混合物? (A)蔗糖 (B)空氣 (C)蒸餾水 (D)氧氣。
- ( )西藏人偉成參加中國文化協會舉辦的傳統家庭互訪活動,百吉在下列哪一個地區的家庭可以發現與自己相同的傳統宗教信仰? (A)上海 (B)四川 (C)新疆 (D)內蒙古。
- ( )某違規酒後開車的駕駛,喝了2000毫升酒精濃度5%的啤酒。警察臨檢時,請他對著酒精濃度測試器呼氣。酒測結果,酒精濃度超過標準值,於是警察開單告發並當場吊扣汽車。請問此駕駛總共喝進多少
- 以 a1 、d、r 分別表示首項、公差、公比,請選出錯誤的公式 (A)等差數列的第 n 項(B)等差數列的前 n 項和(C)等比數列的第 n 項 (D)等比數列的前 n 項和
- ( )附圖是十三世紀羅馬人所繪的古地圖,其中T字形部分為海洋或河流,其餘部分為三大陸塊。根據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此圖的甲應指哪一洲? (A)非洲 (B)美洲 (C)南極洲 (D)大洋洲。
- 【題組】若取 公克的鎂帶與 公克的氧燃燒,最多會剩下幾公克的氧氣?(A) 7公克(B) 8公克(C) 12公克(D) 27公克
- 【題組】隋朝興建的運河是中國歷史上重大建設之一,請問該項建設的完工,對隋唐的主要影響為下列何者?(A) 加強控制偏遠的地區(B) 維繫帝國的經濟命脈(C) 防禦北方匈奴的入侵(D) 經營西域的交
- 【題組】(2)若想體驗日本「沙丁魚式」的擁擠地鐵景象,到哪一個地區的都會區旅遊,將最為適合?(請以代號回答)
- ( ) 養雞場中養了許多的母雞,牠們所產下的雞蛋都無法孵出小雞,其主要原因為何? (A)卵細胞沒有減數分裂 (B)卵細胞沒有染色體複製 (C)卵細胞沒有進行受精作用 (D)卵細胞沒有細胞分裂。
- ( )澳洲境內的無尾熊及袋鼠等動物,皆為當地的特有種,每年均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觀賞。請問:當地多特有種生物的主要原因為何? (A)面積廣大 (B)氣候乾燥 (C)地塊古老 (D)位置偏遠孤立。
- ■下圖為 A 元素和 B 元素完全反應得 C 化合物及其組成粒子的情形,知 ○ 與 ● 兩原子的質量比為 1:14,回答第28~29題。【題組】A、B 兩種分子完全反應時,化學反應式的係數比為
- 有關下列兩幅人物畫的描繪技法,哪個說法是錯誤的?(A) 左圖較為工筆,右圖重於寫意(B) 右圖是高劍父以道地的鐵線描所畫的作品(C) 右圖近似嶺南派畫風(D) 左圖為羅漢畫左圖 右圖
- 西元1858年,中國與歐洲國家的戰爭中,中國戰敗,簽訂某條約,條款內容包括賠款、互派公使及允許外人進入中國內地遊歷傳教。請問:上述所指條約為下列何者? (A)《馬關條約》 (B)《南京條約》 (
- ( )在亞斯文高壩興建前,尼羅河會在夏季定期氾濫。請問:尼羅河定期氾濫的原因,可能與其上游流經哪個氣候區有關? (A)熱帶雨林氣候區 (B)熱帶莽原氣候區 (C)熱帶沙漠氣區 (D)溫帶地中海
- ( )小蘇在原本形成通路的電路中加上一條電線,此時可能會發生什麼變化?(A)燈泡更亮了(B)燈泡瞬間燒壞(C)燈泡不亮(D)與未加電線時沒有差別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磁力線由S極經磁鐵外部進入N極 (B)磁力線為非封閉的曲線 (C)磁針S極的指向即為磁場方向 (D) 磁力線之間彼此不會相交在一起。
- 將一小球鉛直上拋,令其達到最高點後又落下至原處,若忽略空氣阻力的作用,則有關小球的運動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上升和下降的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B)上升時加速度方向向下;下降
- 自強運動是近代中國重要的改革運動,但最後仍以失敗落幕。下列何者並非自強運動失敗的原因? (A)守舊派抗拒改革 (B)缺乏具體的計畫 (C)地方官員各自為政 (D)恭親王奕訢極力反對。
- ( )「從倫敦經蘇伊士運河到東京需航行21,000公里,經過巴拿馬運河則需23,000公里。從倫敦向西北前往亞洲的航程,可能讓倫敦到東京的航程減為16,000公里。」文中提及的最短航行路線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