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一】每個受桿狀病毒感染的昆蟲細胞,於感染後的3~5天,細胞內約可累積30~50%桿狀病毒的包含體蛋白或 分子量10kDa的纖維蛋白P10。而這兩高表現的基因在細胞培養條件下,對於病毒的增殖並非必需,因此欲生產外源蛋 白時,通常把蛋白基因先選殖進桿狀病毒的轉移載體,再利用同源重組的方式以這基因置換polyhedrin基因或p10基 因,而以強效polyhedrin啟動子或p10啟動子進行外源基因的表達。當利用細胞培養方式生產時,通常每公升培養液 的重組蛋白產量可達1~500mg。 除了產量高以外,相較於細菌或酵母菌等表現系統,桿狀病毒還有下列優點:後轉譯修飾作用,如磷酸化、醣基化等,較細菌或酵母菌表現系統更接近高等真核生物;可提供較佳的蛋白質摺疊環境,而不會產生不溶體,不需要繁複的蛋白質還原程序就能獲得具生物活性的重組蛋白;桿狀病毒是環狀DNA病毒,可以攜帶較大的DNA片段;受桿狀病毒感染的昆蟲細胞仍能執行內含子剪接的功能,可生產由哺乳動物基因庫選殖出的基因;相對於哺乳動物細胞,昆蟲細胞較易培養,例如不需要二氧化碳和對溫度變化有較大的耐受性;操作簡易快速,不若基因轉殖動物或植物需要較長的時間才可能生產重組蛋白。桿狀病毒除了用來生產如干擾素等醫療用蛋白外,也是極佳的次單位疫苗生產工具。以桿狀病毒生產次單位疫苗較以大腸桿菌生產次單位疫苗的優勢,在於不會有易引起過敏或休克的外毒素或脂多醣體,也沒有酵母菌可能有甲醇殘存的風險。因此在發酵製程上,桿狀病毒昆蟲細胞表現系統雖然無法和單細胞的大腸桿菌或酵母菌匹敵,卻已廣泛應用在疫苗的開發研究上,例如用來生產HIV gpgp24的抗愛滋疫苗。其中最受矚目的,應屬美國的蛋白質科學生物科技公司的人類流感疫苗—FluBlØKTM。(摘錄自科學發展464期)
25. 欲運用桿狀病毒生產外源蛋白時,須將何者轉殖到桿狀病毒?(單選) 
(A) polyhedrin基因 
(B)polyhedrin啟動子 
(C)蛋白基因 
(D)綠螢光蛋白基因。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