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有關韻文之國學常識,何者正確
(A)樂府詩和古詩為漢代詩歌文學之雙葩。前者可歌之,可換韻;後者則僅能誦也,且須一韻到底
(B)近體詩乃與古詩相對之名稱,在格律上則更趨嚴謹。有絕句、律詩之分;絕句不可對仗,律詩則一定要對仗
(C)律詩又分為三韻律、今律、排律三種;若為十二句之排律,依照正式格律而言,應有四聯對仗之詩句
(D)現代詩又名白話詩、今體詩,格律自由,不講究聲韻頓挫,是由近體詩演變而來 (E)賦的體裁介於詩文之間;宋賦化六朝駢賦之典重為流利,極近散文,但仍須押韻,如〈赤壁賦〉即為散文賦。
(A)樂府詩和古詩為漢代詩歌文學之雙葩。前者可歌之,可換韻;後者則僅能誦也,且須一韻到底
(B)近體詩乃與古詩相對之名稱,在格律上則更趨嚴謹。有絕句、律詩之分;絕句不可對仗,律詩則一定要對仗
(C)律詩又分為三韻律、今律、排律三種;若為十二句之排律,依照正式格律而言,應有四聯對仗之詩句
(D)現代詩又名白話詩、今體詩,格律自由,不講究聲韻頓挫,是由近體詩演變而來 (E)賦的體裁介於詩文之間;宋賦化六朝駢賦之典重為流利,極近散文,但仍須押韻,如〈赤壁賦〉即為散文賦。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51351
統計:A(6),B(6),C(5),D(13),E(0)
內容推薦
- 下列「 」中的字義,何者相同? (A)孟嘗君「顧」謂馮諼曰(〈馮諼客孟嘗君〉)/「顧」自海通以來,西力東漸(〈臺灣通史序〉)/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孟子.離婁》下) (B)杭有賣「果」者
- 根據下列標題為「英格蘭白人奴工」的版畫內容推測,「英格蘭白人奴工」所指應為何? (A)美國獨立戰爭時,被強制勞動的英軍俘虜 (B)18 世紀初期,流放到澳洲勞工營的罪犯 (C)18 世紀後期,
- 「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此句中「感」字解釋為「被……所感動」,全句為被動句型;請問以下各句,何者亦屬「被動句型」?【題組】30(A)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B) 梅花為
- 【題組】承上題,「卒感焉」此句中「卒」字解釋為「獄卒」,請問下列「卒」字的解釋,何者正確? (A)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終於(蘇軾〈赤壁賦〉) (B) 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
- 杜牧〈赤壁〉詩認為,假若歷史改寫,結局將有所改變。請寫出其中的假設翻案句。(2分)
- 四、作文:20分。請「擇一」作答即可。歐公〈醉翁亭記〉以剝筍之法,層次遞進的呈現出滁州山野林泉之美和官民和樂的圖像。在你心中,或許也曾存在一個最令你印象深刻之物、最令你心馳神往之事、最使你魂牽夢繫
- 一本歷史圖冊中出現右圖,圖中警察的工作包括:「惡疾預防、思想取締、犯人逮捕、蕃人授產…」請問這張圖的時代是【題組】24 (A)荷治時期 (B)清領後期 (C)日治時期 (D)戒嚴時期。
- 唐詩多直抒胸臆,宋詩則趨向散文化、議論化、哲理化。請依據此原則判別下列何者應為宋詩 (A)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B)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
- 〈岳陽樓記〉與〈醉翁亭記〉比較,何者為是 (A)兩文均突出以順處逆的心境,同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胸襟 (B)就動機言,「岳」文重在突出政績;「醉」文,則在抒寫懷抱 (C)「醉」文旨在
- 近年天災不斷,狂風暴雨強震瞬間摧毀許多人一生辛苦打造的家園,在在衝擊著人們不能不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或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對應關係。此時哪些俗諺,對我們特別具有啟示意義? (A)一枝草一點露 (B
內容推薦
- 古文中常有同為一字而詞性不同的現象,下列各組文句「 」內文字的詞性依序完全相同的選項是: (A)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B)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C)聖
- 下列文句,何者屬於判斷句的句型? (A)環滁皆山也 (B)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C)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E)其西南諸峰,林壑尤
- 下列文句所使用的修辭,何者說明正確?(A)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示現 (B) 我已經寫好了一封信,裝在貼身的口袋裡發燙——誇飾 (C)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 【題組】最可能是大規模生產穀物的國家為: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 以下有關〈兼愛〉一文的解釋,正確的是?(A) 「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此句中「焉能」即「何能」、「豈能」、「才能」、「然後能」之意 (B) 「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以自利」此句中「虧」即「
- 清人嚴遂成 烏江項王廟詩〉:「雲旗廟貌拜行人,功罪千秋問鬼神。劍舞□□能赦漢,船沉□□竟亡秦。□□一去無謀主,□□原來是逐臣。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獨為靈均。」此詩評論項羽的功過,
- 關於梁實秋的介紹,敘述不正確者? (A) 原名治華,字實秋 (B) 曾以五十八年時間,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享譽海內外 (C)行文於幽默中見其博雅與睿智 (D) 為小說名家,偶爾也寫些小品散
- 有關〈國葬〉一文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利用對話與人物內心的獨白取代對人物外貌與動作的描述 (B)運用意識流描寫人物心理,描寫秦義方憶起當年與李將軍等人戎馬一生的輝煌,現實與過去不斷交錯,意
- 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A)〈良桐〉一文,反映元末當政者只重虛飾,不重實質內涵,可由國工及樂官的口中得知 (B)〈狙公〉文末以「郁離子曰」點出主旨,此體例同於史書的論贊體 (C)明太祖嘗譽劉基為
- 有關《論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其體例為語錄體,屬於十三經之一 (B) 共五十篇,始於〈學而〉,終於〈堯曰〉(C) 以「仁」為中心思想,為孔子講學之教本 (D) 宋代時由朱熹將其編為與
- (二)作文:共28分。快樂是什麼?當你這樣問的時候,其實你離快樂是遙遠的,歐陽脩能「樂民所樂」,范仲淹則「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的樂是建立在愛民的基礎上,是行政官員應有的,但也是了不起的風範。做為一般
- 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一日,( 1 ),微指左公處。
- 下列關於〈棘刺刻猴〉與〈猛狗社鼠〉的敘述,請選出正確者: (A)「必半歲不入宮,不飲酒食肉,雨霽日出,視之晏陰之間。」指衛人希望燕王以莊重的態度看待藝術品 (B)「燻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
- 郁永河於康熙三十五年渡臺採北投硫磺,將聞見所得,寫下土番竹枝詞中:「男兒待字早離娘,有子成童任遠颺。不重生男重生女,家園原不與兒郎。」這段說明與東番記中的記載最為相合的敘述是:(A)男子穿耳,
- (一)簡答:一句3分,共6分。朱熹〈觀書有感其一〉一詩中的哪兩句詩,饒有理趣,至今仍被人稱引,成了讀書治學的名句,請寫出來。
- 二、作文:請以橫式書寫,並不得以鉛筆作答。文長400字內。 (20%) 人生在世,「睡眠」所佔去的時間相當多。古人對睡眠相當看重,區分也很仔細。有段資料是這樣說的:「寐」指入睡而睡熟;「寢」指在床上
- ( )高一某班第一次段考,原來數學科成績(x)的算術平均數與標準差分別為50分、6分,英文科成績(y)的算術平均數、標準差分別為70分、8分,且y對x的迴歸線為y=10+2x;但是,數學科發
- 【題組】六一清風,更有何人繼高躅;二分明月,恰於此處照當頭。
- 閱讀下文後,請問:從本文可知,哪一選項不是作者認為項羽失敗的原因: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并爭
- (甲 )「 見 行 者 過 , 必 強 與 語 , 搜 奇 說 異 , 隨 人 所 知 」,「 偶 聞 一 事 , 歸 而 粉 飾之 」 (乙 )「 楓 葉 蘆 花 兩 鬢 霜 , 櫻 桃 楊
- 哪場戰役證明日本已躋身世界列強之林? (A)日侵臺灣 (B)日併琉球 (C)中日戰爭 (D)日俄戰爭。
- 【題組】響徹銅琶,千古大江東去;吹殘鐵笛,一聲孤鶴南飛。
- 小說中描寫人物有側面烘托的技巧,如「每次聽他說書之後,總有好幾天耳朵裡無非都是他的書音。無論做什麼事,總不入神。……」以夢湘先生的感動來表現王小玉說書技巧的高明。以下四段文字,符合「側面烘托」的
- 關於瘂弦〈坤伶〉與余光中〈藕神祠〉二詩的分析,下列何者有誤? (A)兩首都是書寫女性的現代詩,二位女子都有飄零流落的遭遇 (B)兩位作者都有化用詩中女性的詩詞 (C)兩首詩都有運用「雙關」、「倒裝
- 閱讀下列文字,請判斷畫線部分,敘述正確的共有幾項?「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甲)魏晉時期小說多屬於結構完整的筆記小說,題材以志怪和志人為主;到了(乙)唐代則以文言短篇小說為主,大致分成愛情、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