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日治時期著名作家張文環,所寫的小說《滾地郎》是以其故鄉小梅庄(今日嘉義縣梅山鄉)小時生活記憶為背景寫成,其中有一段提到公學校生活:「當時臺灣人子弟所讀的國民學校叫做公學校…雖說是國民學校,入學年齡超過二十歲的學生也有,結過婚的學生也有。公學校畢業後升學為目的的不多,大多數是以認識字和學日語為目的…」,從張文環的小說中可以看出日本殖民統治時那些教育狀況? 
(A)現實中日治時期從未出現國民學校的名稱,這是作者將日後的學制套用在當時制度上 
(B)公學校只規定給兒童就讀,其中提到有二十歲與結過婚的年學生,這應該是作者記憶錯誤 
(C)作者提出公學校畢業後升學者不多,說明當時臺灣人就讀中學以上教育極為不易,赴日留學者反而更易接受中學或大學教育 
(D)日人對於臺灣的教育放在讀書、識字就好,並不重視技術或職業教育方面。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1),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