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有一則臺灣總督府政策推行的綱要:「我們所推動的『新體制』,它的性質是官制的行政輔助機關,『與政府表裡一體』、『謀求上意下達、下意上通』,協助政府達成政策、進行國民統合。」請問綱要中『新體制』所設立的組織是下列何者?
(A)新民會
(B)皇民奉公會
(C)新文協
(D)舊慣調查會。
(A)新民會
(B)皇民奉公會
(C)新文協
(D)舊慣調查會。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1),E(0)
內容推薦
- 因為某次事件,政府開始派地方大員來臺,並加強臺南的防務、以新式設計設立二鯤身砲臺、擴建打狗砲臺、設置鵝鸞鼻燈塔等。這是因為 (A)荷蘭總督為了防止鄭氏水師的進攻 (B)牡丹社事件後為了防範外國
- 把體積與濃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許溶劑和葡萄糖通過,不允許蔗糖通過)隔開,如右附圖所示。開始和一段時間後液面情況為何? (A)開始時:甲高於乙;一段時間後:甲高於乙 (B)開始
- 下列有關電解質的敘述,何者錯誤? (A)常見的電解質,可分為酸、鹼、鹽三類 (B)凡是水溶液或熔融態可導電的物質,稱為電解質 (C)電解質的強弱,乃依據它們在水溶液中的濃度大小來分 (D)水溶液能
-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以後,提出「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口號的日本總督是何人? (A)後藤新平 (B)小林躋造 (C)田健治郎 (D)樺山資紀。
- 【題組】( )一實驗裝置如圖,有關本實驗的正確敘述為何?※ 葡萄糖能通過半透膜,但蔗糖無法通過半透膜 (A)圖甲,漏斗內的蔗糖液為低張溶液,漏斗外的蔗糖液為高張溶液 (B)圖甲,漏斗內的水位變
- 從日本統治開始至結束,臺灣民眾掀起的抗日運動多不勝數,關於這些抗官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西來庵事件為分水嶺,此後臺灣漢人不再出現大規模武裝抗日活動 (B) 林獻堂曾鼓勵臺中地區的中學組成
- 1934年6月,日月潭水利發電所竣工,發電量高達10萬千瓦,但當時全臺發電量卻只需四萬多千瓦,可見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工業發展主要是為呼應何項政策? (A)皇民化運動 (B)《國民精神總動員法》
- 已知葡萄糖之實驗式為CH2O,又經實驗測知分子量為180,則其分子式為何? (A)C3H6O(B)C4H8O(C)C8H4O(D)C7H16O(E)C6H12O6。
- 「普遍設立神社祭拜日本神明。布袋戲、歌仔戲被禁演,學校灌輸忠君愛國、盡忠報國的教育,鼓勵講日語的國語家庭。」此為日治時期哪一政策的寫照? (A)懷柔政策 (B)同化政策 (C)內地延長主義 (D
- 【題組】『動能』與『位能』的總和稱為【 】(專有名稱)。
內容推薦
- 翻開一張臺北舊地圖,地標上出現一些官方機構的名稱,如:籌防局、布政使司衙門、考棚、淡水縣署、文廟、巡撫衙門、番學堂、西學堂、登瀛書院……等,請問這是何人治臺時的地圖? (A)鄭經 (B)沈葆楨
- 歷史學家羅賓在整理歷史資料時,針對日本統治時期的總督做了一些評論,其中對總督甲的評論是:「消滅臺灣各地士紳擁立的半獨立政權,並且清除在臺的中國勢力」;對總督乙的評論是「文人統治的第一人,開啟臺
- 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分類之敘述,何者正確? (A)鹽酸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強酸,因為是純物質,所以酸性很強 (B)黃銅的顏色與銅、鋅皆不同,所以是化合物 (C)把硫粉加熱熔化,顏色會變深,所以硫粉
- 「1944年5月5日,公司主管把一批剛畢業的年輕技師安排到500噸的船隻上以進行祕密任務。年輕技師吳連義並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要做什麽事。直到船已經抵達外海,阿義才知道自己要去越南,目的地是海防
- 有關同分異構物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物性不同 (B)化性不同 (C)分子式不同 (D)結構式不同 (E)電子總數相等。
- 1919年對世界與臺灣都是重要的一年,該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並舉行巴黎和會,會議中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十四點中的民族自決一項,對許多國家的殖民地政策都造成不小影響,當時的日本
- 嘉義東石的副瀨村,今天供奉有日本警察森川清治郎的神像,當地人稱為義愛公,也顯示日本統治時期,以警察進行全面社會控制的歷史背景,請問日治時期的警察統治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保甲制度與壯丁團是警察
- 【題組】一物體由A點以00公尺/秒的速率,沿光滑表面滑下,當物體行至B點時,速率為(已知g=10公尺/秒2)【 】
- 日本人把〈月夜愁〉這首臺灣歌謠,改填詞為〈軍夫之妻〉,目的在鼓舞臺灣民眾參加哪一場戰役? (A)甲午戰爭 (B)日俄戰爭 (C)二戰的中國戰場 (D)太平洋戰爭。
- 某有機物分子式為CxHy,若將此有機物與足量氯氣(Cl2)共熱可得CCl4與HCl之分子數比為3:8,求此有機物之化學式為 (A)C2H(B)C3H(C)C4H(D)C5H(E
- 某地方志記載:「此地製茶工房林立,茶葉產期,茶行必須僱用許多女工,多則五、六十人,少則二、三十人,甚至有漳、泉婦女來此短期工作,每日工資四、五錢不等。」這本地方志最可能是 (A)諸羅縣志 (B
- 阿誠到旗津遊玩,並到了著名的景點星空隧道,走過了星空隧道,在出口處發現了某位傳教士的紀念碑,上面記載他曾往府城傳教,但受到排斥,之後將傳教重心放在打狗與旗津,並在旗津旗後山下創設了台灣首座西式醫
- 圖為國協氣候分布圖(含土庫曼與喬治亞)及某四個都市的氣候圖。地圖中四個點為俄羅斯的四個都市,請問下列都市(甲~丁)和氣候圖(A~D)的配對,何者正確? (A)甲-D (B)乙-A (C)丙-C
- 【題組】已知 Zn 2++2e-→Zn E0=-0.76 伏特; Co 2++2e-→Co E0=-0.28 伏特 ;Cu 2++2e-→Cu E0=0.34 伏特今有四個半電池(其離子濃度都為
- 有關電解質溶於水的敘述,下列哪一項不正確? (A)必有離子存在 (B)水溶液呈電中性 (C)水溶液能導電 (D)陰、陽離子數目必相同。
- 阿智去參觀了一個有關日本統治臺灣的展覽,其中看到了有關兒玉源太郎統治時期的展區,他有可能看到那些相關的資料或文獻? (A)內容中提到有關黑旗軍在臺南抗日的報告 (B)展示資料會提到,今天嘉義补子
- 大雄在看臺灣歷史故事書,有一段對於臺灣史的敘述提到,當時臺灣成為中國湘、淮二軍鬥爭的延續,這兩個派系間在臺的鬥爭雖曾因中法戰爭而暫時合作,但是戰後淮軍的甲員則誣告並取消湘軍乙員的職位,造成擁待乙
- 某獵人熟悉動物習性,知道野生動物會盡量遠離人類活動的地區,也知道山羊喜歡在陡峻的山崖活動,而水鹿被追趕過後,會尋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在一次狩獵中,他捕獲水鹿和山羊,請問獵人最可能是在圖中哪兩處捕獲這
- 化學家喜歡用反應式來表示化學反應。試問下列反應式中,哪一個表示「金屬鋅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某種氣體」的反應? (A)Zn(s)+H2SO4(aq)→SO3(g)+H2ZnO(aq) (B)Zn(s
- 有一段地方人物的描述,提到這個人在初期臺灣抗日時被稱為抗日三猛之一,以中部為根據地,成立鐵國山為基地抗日,且日本為與其對抗爆發了雲林大屠殺事件,請問這位抗日領袖是誰? (A)羅福星 (B)林少貓
- 針對物質的狀態表示方法中,下列哪一項正確? (A)固態-(l) (B)氣態-(s) (C)液態-(l) (D)水溶液-(alc) (E)酒精溶液-(aq)。
- 下圖是臺灣日語普及率曲線圖。1930年代的改變和下列哪一項政策有關? (A)推動女子教育 (B)推動皇民化運動 (C)推動內臺共學 (D)斷髮放足運動。
- 下列何者無法導電? (A)鐵 (B)食鹽水 (C)氨水 (D)碳酸飲料 (E)尿素水溶液。
- 【題組】下列哪些聚合物是同元聚合物?(A)PVC (B)新平橡膠 (C)壓克力 (D)尿素甲醛樹脂 (E)澱粉
- 下列化學式,何者以實驗式表示? (A)葡萄糖 (B)氧化鈉 (C)過氧化氫 (D)酒精 (E)碳-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