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題旨: 建築是一項專業,更是一份志業;建築師不只是維生的行業或是賺大錢的生意,建築師也可以是社會工程師,或是城市設計家,甚至人類文明的詮釋者、一個時代的文化推手。建築師為城市/鄉村設計宜人居住、工作、學習與享受的空間,他成就城市的驕傲,也滿足鄉村的需求。他更是真實生活的傾聽者、關心者、介入者、代理者、形塑者與營造者,他的主要工作經常是建構生活、引領生活。建築師若是認同「服務社會」是他的職志,是否這份認同也可落實到「服務社區」?建築師在執行他的專業之餘,他可否也關心他事務所周邊的鄰居與環境?他是否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專業工作,不只可以影響一個大的社會整體,也可以與他落腳所在的鄰里社區密切互動?建築師事務所是否可以不必掛上招牌,而是參與介入事務所周邊環境的經營,以此作為自身能力與態度的宣示?建築師是否也可成為社區內的建築顧問、他的事務所也延伸成為社區建築教室?臺灣整體發展逐漸進入已開發狀態,未來的建築師角色應是更落實到日常生活層次來發揮影響。 二、題目:與鄰為善的建築師事務所 -------- 建築師好厝邊假設你是一位具備多年實務經驗,剛要自己開業的建築師,預計事務所規模為 6 人(含建築師本人),準備在一處基地(如基地圖)設計興建自己的事務所,基地環境似乎擁有與社區發展友善互動的條件。請依你的事務所需求,以及對鄰近社區的關懷與善意,設計出一個向社區開放、具高度人際互動性、又能有效執行建築師業務的工作場所。  三、基地條件:基地約 1410 平方公尺(47 M¯30 M,道路截角 3 M),位於某一中型都市區域邊緣之住宅區內,基地範圍裡有一棟朝西的兩層樓舊建築(屋齡 30 年),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木屋架及水泥瓦,外牆全部洗石子,屋況不錯,結構安全無虞,原來是公職人員宿舍,現已騰空標售,所有權屬於地主,可自由活化再利用。基地南側鄰接 1600 坪社區公園,內有各項親子休閒設施。東側緊接新近落成之 7 樓電梯集合住宅,地面層為每間 5 M 面寬之連續店舖,沿街自行留設 4 M 商店步道。北側為 6 M 社區道路以及小學教室,社區學童可經由 4 M 通學步道出入學校側門。西側為 8 M 社區道路(退縮 2 M 牆面線),沿街都是獨棟透天住宅,十字路口兩棟已經再利用作為咖啡店以及安親班教室。附近居民多為世代定居此區域,彼此互相熟稔。
四、建築計畫(占總分 30 分): 請擬一份建築計畫書,說明你對上述向社區開放、友善互動的建築師事務所的空間願景、構想及策略,必須引導鄰里生活環境與生活經驗的豐富化發展,包括目標願景、設計策略、營運管理及各種空間定性、定量條件之掌握,並合理假設建築師事務所在執行業務與有效工作中,可以藉由何種機制或模式介入所在社區之公共空間與生活。此計畫書必須與基地空間分析與社區友善機制部分能前後相連貫,並成為建築設計部分的指導性知識基礎。建築計畫應包含以下三部分之扼要說明: A.基地環境 1.基地環境現況分析 2.與鄰友善的機會與潛力 3.基地使用策略 B.與社區友善互動機制 1.基地內公共/半公共場域的社會性互動機制2.與鄰里公共性機構之連結機制 C.空間計畫(含兩層樓舊建築,基地之法定建蔽率是50%,容積率200%) 1.整體空間規劃定位及策略 2.既有兩層樓舊建築的再利用理由及構想(新舊建築共構、改造及增建) 3.提出可支持鄰里互動的空間及社會性構想及理由  針對以上 A、B、C 問題之回答,可以平面、立面、剖面或透視等簡圖輔助表現。此建築計畫書的要求重點在於: 1.向社區開放的建築師事務所的創意經營理念及基地條件的配套構想。 2.必須能夠很敏感的發掘社區友善空間的確切需求,並說明這些需求如何於鄰里間落實的理由及策略。 3.對社區鄰里生活空間尺度與居民互動行為特色之分析與掌握。 4.運用實質規劃創意手法(如空間、材料、造型等之運用)來彰顯計畫內涵。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