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閱讀以下三首樂府詩,選出正確的說明: (甲)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纍纍。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舂穀持做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十五從軍征〉 (乙)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儲,還視桁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餔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東門行〉 (丙)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有所思〉
(A)充分反映了樂府來自民間「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特質,有相當強烈的現實感,「可以觀風俗,知厚薄」。
(B)讀完甲詩,我們可以從一個將青春年華全都奉獻於戰場上,孤單無靠的老人身影,讀到國家連年興兵,對於人民造成的巨大傷害。
(C) 從「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可見老人家中六畜興旺,菜園豐收。    
(D)乙詩主旨在呈現 漢 代女性地位卑微,對家中事物毫無決策權,甚至無法決定己身行動。
(E)丙詩中「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而後「拉雜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其中情緒的轉折點就在「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困難0.181818
統計:A(2),B(5),C(2),D(1),E(1)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