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7 題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 6~ 7題 。 我們的很古的古人,對於頭髮似乎也還看輕。據刑法看來,最要緊的自然是腦袋,所以大辟是上刑﹔次要便是生殖器了,所以宮刑和幽閉也是一件嚇人的罰﹔至於髡,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來,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們因為光著頭皮便被社會踐踏了一生世。我們講革命的時候,大談什麼揚州十日,嘉定屠城,其實也不過一種手段;老實說:那時中國人的反抗,何嘗因為亡國,只是因為拖辮子。頑民殺盡了,遺老都壽終了,辮子早留定了,洪、楊又鬧起來了。我的祖母曾對我說,那時做百姓纔難哩,全留著頭髮的被官兵殺,還是辮子的便被長毛殺!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只因為這不痛不癢的頭髮而喫苦,受難,滅亡。 ( 魯 迅 小 說 〈 頭 髮 的 故 事 〉 )【註】揚州十日:清順治二年,清軍攻破揚州後進行的十天大屠殺。嘉定屠城:清順治二年,清軍占領嘉定後進行的多次屠殺。拖 辮 子:滿 族 髮 式,清 世 祖 進 入 北 京 後,令 強 迫 人 民 改 成 這 種 髮 式 。洪楊:洪秀全和楊秀清,太平天國的領袖。他們領導的起義軍留髮而 不 結 辮 , 被 稱 為 「 長 毛 」。
6. 從文意推斷,下列何者 不正確 ?
(A)「大辟」應該是掉腦袋的死罪
(B)「髡」應該是剃成光頭的刑罰
(C)「做百姓纔難哩」道出百姓對新政權不認同
(D)「頑民殺盡了,遺老都壽終了,辮子早留定了」意謂滿清政權已穩固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21053
統計:A(0),B(5),C(4),D(8),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