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關於緩起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檢察官得為緩起訴處分
(B)檢察官僅須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事項,認以緩起訴為適當者,得為緩起訴處分
(C)檢察官得定緩起訴期間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D)檢察官得命被告向指定之公益團體支付一定之金額。
(A)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檢察官得為緩起訴處分
(B)檢察官僅須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事項,認以緩起訴為適當者,得為緩起訴處分
(C)檢察官得定緩起訴期間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D)檢察官得命被告向指定之公益團體支付一定之金額。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困難0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司法警察或司法警察官因告訴告發或其他情事,知有犯罪嫌疑時,關於犯罪調查程序之開始與進行,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基於調查之必要,得封鎖犯罪現場(B)基於調查之必要,得即時勘查犯罪現場(C)得向
- 依據今(九十二)年一月增修之刑事訴訟法規定,司法警察或司法警察官因調查犯罪及蒐集證據之必要,對於經拘提或逮捕到案之犯罪嫌疑人,得違反其意思所為的各項處分,不包括下列何者?(A)採取指紋(B) 抽
- 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應先對犯罪嫌疑人進行人別訊問(B)應告知其得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陳述(C)應告知其得選任辯護人到場,但不許辯護人陳述意見(D)詢問
- 依據今(九十二)年一月增修之刑事訴訟法規定,下列證據,何者具有證據能力?(A)證人應具結而未具結之證言(B)被告在受到連續十小時的疲勞訊問下所為之自白(C)被告在途解送期間,其與警察閒聊時,無意
- 有關司法警察為查察賄選犯罪而採取之作為,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之意旨?(A)對於營業處所中私人居住空間之賄選查察,應限於已發生賄選犯罪或依客觀合理判 斷易生賄選之處所
- 判決確定後,如發現該案件之審判係違背法令時,應如何救濟?(A)受判決人向最高法院提起非常上訴(B)受判決人向原審法院聲請再審(C)檢察總長向最高法院提起非常上訴(D)檢察總長向原審法院聲請再審。
- 司法警察官因調查犯罪及蒐集證據,認有搜索之必要時,得報請檢察官許可後,向該管法院聲請核發搜索票。此項聲請經法院駁回者,司法警察官得如何主張?(A)提起抗告(B)聲明異議(C)提起準抗告(D)不得
- 關於現行犯之逮捕,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犯罪在實施中或實施後即時發覺者,為現行犯(B)因持有凶器、贓物,顯可疑為犯罪人者,以現行犯論(C)現行犯,不問何人得逕行逮捕之(D)司法警察官、司法警
- 案件有下列何種情形,檢察官應為不起訴處分?(A)被告死亡者(B)法院對被告無管轄權(C)法律規定應減輕或免除其刑者(D)情節輕微者。
-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五六條第三項規定:「被告未經自白,又無證據,不得僅因其拒絕陳述或保持緘默,而推斷其罪行」,此等規定與下列何項原則最為密切?(A)罪疑唯輕原則(B)證據法定原則(C)公平審判原則
內容推薦
- ( )大陸東南地區地形多山地、丘陵,下列哪一現象受此地形特徵影響最小?(A)人口大量外移 (B)多梯田分布 (C)岩岸地形發達 (D)稻米年可兩穫
- 刑法上判斷不法行為有無具備應刑罰性,首先應考量不法行為所破壞法益之價值與程度,此種對於不法行為之判斷,學理上稱為何種非價?(A)行為非價(B)結果非價(C)良知非價(D)人格非價。
- 下列何種犯罪行為屬於刑法上所規定必須外國政府之請求乃論?(A)對於友邦元首犯殺人罪(B)對於友邦元首犯妨害自由罪(C)對於友邦元首犯故意傷害罪(D)對於友邦元首犯妨害名譽罪。
- 甲見乙用刀脅迫丙,乃開槍射擊乙,但子彈未擊中乙,反而擊中丙,導致丙當場死亡。請問:甲之行為在學理上稱為何種錯誤?(A)禁止錯誤(B)打擊錯誤(C)客體錯誤(D)目的錯誤。
- 有關刑法上故意與過失之概念,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雖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稱為有認識之過失(B)意圖犯除具備構成要件故意之外,尚須具備法定之不法意圖,因此意圖
- 依據現行刑法之規定,下列何種犯罪不處罰過失行為?(A)第一百三十二條公務員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B)第一百六十三條公務員縱放或便利脫逃罪(C)第一百八十三條傾覆或破壞現有人所在之交通工具罪(D)第一
- 甲、乙、丙三人基於共同行為之決意,於某夜前往丙擔任管理員之倉庫行竊,由丙提供倉庫地形圖,並約定時間,在丙擔任守夜之夜晚,故意睡覺並不將倉庫門上鎖,由乙在外面把風,甲進入倉庫行竊,順利竊得貨物離去。
- 世界各國已經漸漸趨向廢止死刑制度,我國在廢止懲治盜匪條例後,採 減少唯一死刑之政策,僅保留部分絕對死刑。請問:依據現行刑法之規 定,下列何種犯罪之法定刑為絕對死刑?(A)第三百二十八條強盜罪 之加
- 甲潛入某寺廟企圖行竊,當向廟中所奉祀之媽祖跪拜後正伸手偷香油錢時,有一扇具百年歷史之門板突然倒下,甲受驚落荒而逃。請問:甲之行為應如何論處?(A)竊盜罪之障礙未遂(B)竊盜罪之中止未遂(C)竊盜罪
- 甲放火燒現供人居住之房屋,造成A、B、C等三棟房屋全部燒燬。請問:甲之行為應如何論處?(A)第一百七十三條放火罪之連續犯(B)第一百七十三條放火罪之想像競合犯(C)第一百七十三條放火罪之牽連犯(
- 甲、乙二人為鄰居,平日即經常爭吵,某日在屋外爭吵,甲譏笑乙:「沒種的東西!有種就殺我吧!」乙返家後,愈想愈氣,乃持刀前往甲家,將甲砍殺致死。請問:乙之行為成立何罪?(A)第二百七十三條義憤殺人罪
- 有關侵占罪之敘述,何者為不正確?(A)侵占罪屬於意圖犯(B)侵占之行為客體,包括電能、熱能及其他能量或電磁紀錄(C)三親等內姻親之間,犯侵占罪者,須告訴乃論(D)夫妻之間,犯侵占罪者,得免除其刑
- 甲男利用乙女吃搖頭丸心神喪失,不能抗拒之情形,以手指進入乙女之性器。請問:甲之行為構成何罪?(A)第二百二十一條強制性交罪(B)第二百二十二條加重強制性交罪(C)第二百二十五條乘機性交罪(D)第
- 我國刑事訴訟制度由「職權主義」調整為「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後,針對被告因智能障礙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於審判中未經選任辯護人者,審判長對被告採何種救濟措施?(A)經被告聲請指定辯護人時,指定公設辯
- 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製作筆錄,下列所述何者為正確?(A)詢問筆錄應由詢問人親自製作(B)詢問筆錄應向受詢問人朗讀或令其閱讀,詢以記載有無錯誤(C)犯罪嫌疑人請求將記載變更時,得將其陳述附記於筆
- 在中華民國領域外之中華民國船艦或航空機內犯罪者,以在本國領域內犯罪論,依刑法規定應無疑義,惟因船艦及航空機之移動性大,故在刑事訴訟法特別規定何種土地管轄?(A)船艦或航空機本籍地之法院具有管轄權
- 依據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其犯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者,得為預防性羈押之犯罪為何?(A)刑法第三百二十一條之竊盜罪(B)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之強盜罪(C)刑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依法應告知之事項,以下所述何者為正確?(A)罪名經告知後,有變更之情形,得不必再告知(B)得請求調查有力之證據(C)應選任辯護人(D)應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不要式搜索後,報告該管檢察署檢察官及法院之時限為何?(A)二十四小時內報告該管檢察署檢察官及法院。法院認為不應准許者,應立即撤銷之(B)四十八小時內報告該管檢察署檢察官及
- 傳聞證據除法律有規定外,不得作為證據,何種傳聞證據屬於得作為證據之情形?(A)被告以外之人於偵查中向檢察官所為之一切陳述(B)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向法官所為之陳述(C)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中,到庭
- 依據刑事訴訟法之規定,證人或鑑定人之詰問次序為何?(A)先由聲請傳喚之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為主詰問;次由他造之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為反詰問;再由聲請傳喚之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為覆主詰問;再
- 證人有出庭作證之義務,惟於何種情形得拒絕證言?(A)以曾為公務員之人為證人,而就其職務上應守密之事項訊問者,已經得該管監督機關或公務員允許者(B)對於共同被告或自訴人中具有配偶關係,而就僅關於他
- 因鑑定被告心神或身體之必要,得預定七日以下之期間,將被告送入醫院或其他適當處所。此種情形應用鑑定留置票,有關鑑定留置制度之敘述,下列何者為不正確?(A)鑑定留置票由法官簽名核發(B)檢察官認有鑑
- 我國新設證據保全制度,乃為發見真實及保障告訴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之權益,故於證據有湮滅、偽造、變造、隱匿或窒礙使用之虞時,得聲請保全證據之處分。有關證據保全制度之敘述,下列何者為不正確?(A)偵
- 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法院於第一次審判期日前,認為檢察官之證明方法有明顯不足時,應為何種措施?(A)應以裁定定期通知檢察官補正(B)檢察官逾期未補正者,應諭知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