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閱讀測驗(計二題,共 12 分):1. 英國科學家傑佛瑞(Alec Jefferys)和他的技術員威爾森(Vicky Wilson)研究基因如何演化。他們將人類肌肉蛋白質的肌血球素基因和海豹的相對基因作比對。在 1984 年,他們偶然地發現了迷你衛星體序列。當時他們注意到,在這段基因中間有一段重複的 DNA。每一段迷你衛星體序列,雖然都有相同十二個字母的核心序列,但是重複的次數則相差很大,而要將這一列迷你衛星體序列調出,並和其他不同個體中的一列迷你衛星體序列的大小相比,是件相當簡單的事。他們發現重複的次數非常多變,而每個人都有一套獨特且為一連串黑色的標記,看起來就像條碼,後來科學家將此種像條碼的標記稱為 DNA 指紋。傑佛瑞立刻警覺到他所發現的東西的重要性,他不顧肌血球素基因才是他的研究目標,而開始研究起獨特的 DNA 指紋。不同人之間的 DNA 指紋差異十分之大。因此當時美國移民局也立刻對它感到興趣,想拿它來測試自稱是美國居民親戚的新移民是否真實。DNA 指紋證明新移民說的通常是實話,而這也減少了不少謎團。下面所要說的,才是更戲劇性的應用 DNA 指紋。1986 年 8 月 2 日,在英國李希斯特郡(Leicestershire)那柏如(Narborough)村莊附近的灌林叢中,發現一名年輕女學生的屍體。她是 15 歲的艾希渥斯(Dawn Ashworth),她被強暴並勒死。一個星期後,警方逮捕了一位年輕的醫院搬運工-巴克蘭德(Richard Buckland),他被認定犯下這樁謀殺案,因此被判謀殺罪,然後進入監牢。這件事至此應該告一段落,然而,警方仍渴望解決另一件約發生在 3 年前懸而未決的案子,一位叫做曼恩(Lynda Mann)的女孩,也是 15 歲,也是來自那柏如村,也是被強暴並勒死後棄置在曠野。這兩件謀殺案是如此相似,很難令人不相信不是同一個人所犯下的。但是巴克蘭德不承認他犯下曼恩的謀殺案。傑佛瑞在 DNA 指紋方面的突破性宣言,經由報紙傳到警方,由於傑佛瑞在李希斯特郡工作,距離那柏如村不到十英里,當時警方便和傑佛瑞聯絡,並問他是否能證實巴克蘭德在曼恩這個案件上的罪行,他答應一試。警方提供他從這兩名女孩屍體上採取下來的精液,以及巴克蘭德的血液樣本。傑佛瑞從各樣本中找出不同的迷你衛星體序列時,碰到了一些難題。但在超過一個星期的努力後,DNA 指紋便已完成。兩份樣本是一樣的,而且一定是來自同一個男人。案子結束,但是傑佛瑞接著又驚訝的發現,血液樣本和精液樣本有著不一樣的指紋-巴克蘭德不是兇手!李希斯特郡警方激烈反對,認為這個是荒謬的結論,傑佛瑞一定是搞錯了。傑佛瑞重複試驗,英國內政部法醫實驗室也進行了一樣的實驗,結果還是完全一致。迷惑的警方不情願的撤回巴克蘭德的案子。這是歷史上首度有人以 DNA 序列為證據而使嫌疑犯獲判無罪。則:
( )(1)迷你衛星體序列為何?
(A)一種人造衛星
(B)一段 RNA
(C)任何隨機取得之 DNA 片段
(D)具有重複序列的 DNA 片段。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