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李同學對於古文篇章的文意詮釋發表如下,請身為任課老師的您幫他判斷正確的敘述有幾項? (甲)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意在勸後主賞罰必須公正,執法應該要有一致的準則 (乙)韓愈〈師說〉:「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批評唐代士人不願讓子弟跟從老師學習文章斷句,以致有惑而不能解決 (丙)歐陽脩〈醉翁亭記〉:「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諠譁者,眾賓懽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描寫滁人宴飮之樂,並抒發自己與民同樂的心胸 (丁)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描寫春日西湖煙霧瀰漫、虛無縹緲的迷人景致 (戊)顧炎武〈廉恥〉:「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以松柏與雞鳴為喻,說明亂世之中仍有不改節操的君子 (己)歸有光〈項脊軒志〉:「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以樹自況,表示自己受妻子照顧有成 (庚)左光斗〈左忠毅公軼事〉:「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姦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可見左光斗看待生死的態度是「未知生,焉知死」 (辛)范仲淹〈岳陽樓記〉:「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其中「二者」所指為「進亦憂,退亦憂」的態度。
(A)三
(B)四
(C)五
(D)六 項。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11111
統計:A(126),B(112),C(105),D(13),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