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古人行文言談講究邏輯,遣詞造字每多精確,我輩研讀亦當善體作者深意,方能玩味言近旨遠之趣。以下節選篇章之關鍵字說明,何者相較之下最不貼切? 
(A)「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可見利字之所以為亂源,實因與「征」字相連 
(B)「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能以此證明性善者,關鍵在於「乍」 
(C)梁惠王認為戰時若有人「棄甲曳兵而走」則五十步與百步並無差別,因判斷的重點實在「走」字 
(D)隱逸詩人陶淵明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白居易也說「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可見隱居之根本在「心」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02703
統計:A(4),B(26),C(4),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